文集访问量: 377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孟冰
  • 阿琳cat
  • 欧阳小溪
  • 骆雪
  • 胡谈
  • 宁星

刘洪一早在2015年6月,成都市市委市政府为再现南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吏部尚书成都知府张焘遍刻杜诗的历史记忆,启动了“杜甫千诗碑”项目,拟通过二三年时间的项目建设,将杜甫存世的1450余首诗歌以书法刻石的形式全部予以展示。该项目完工后,它不...

浏览全文 阅读(30196)

赵建明杜审言(646?-708),字必简,初唐著名诗人,杜甫祖父,“文章四友”之一,与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合称为“陈、杜、沈、宋”。《全唐诗》存其诗43首。徐定祥、陈冠明、张清华等先生考证了其部分诗作的系年,贡献甚大,但有些诗作的系年仍然值得商...

浏览全文 阅读(30223)

黄金灿险韵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诗歌类型早已得到诗人的自觉使用和诗论家的普遍关注。例如宋人李清照就曾在《念奴娇·春情》中说过:“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清代学者毛奇龄也曾感叹说:“今险韵诗满长安,虽是习气,然谨厚者亦复为之。”值得重视的是,这...

浏览全文 阅读(30184)

杨晓霭一、“近代曲辞”之边地大曲歌第一: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歌第二:猛将关西意气多,能骑骏马弄雕戈。金鞍宝铰精神出,笛倚新翻水调歌。歌第四:陇头一段气长秋,举目萧条总是愁。只为征人多下泪,年年添作断肠流...

浏览全文 阅读(30111)

胡可先最近几年,杜甫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发展与变化,产生了大量的著作和论文,其中有一些已经成为标志性著作。在这样新的局面和新的起点上召开这次“中国杜甫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杜甫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并收到论文七十余篇,确实是收获很大,开拓很多。受大会的委...

浏览全文 阅读(30132)

刘明华杜甫资料全编的工作正在进入最后编校阶段,唐宋卷基本定稿,已送审。我在第七届杜甫年会上,曾经讲过自己在从事这项艰苦工作的一点体会,即全书呈现的资料,其背后的大量学术性的劳动无法呈现。意即,收入的资料是可见的,而未收或放弃淘汰的资料,却是要经过...

浏览全文 阅读(30070)

吕帅栋中国历代注杜、学杜者众多,论杜之作更是浩如烟海;但专论杜甫的诗话并不多见。刘凤诰的《杜工部诗话》便是难得的一部。它虽不是鸿篇巨制,但其评诗方法独特,时有创见,亦值得关注。刘凤诰,字丞牧,号金门,江西萍乡人。生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卒于...

浏览全文 阅读(30058)

白建忠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杨慎堪称明代的一位评点大家,经他之手评点过的诗文集有十几种,《杜诗选》是其中的一部。《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二总集类存目著录《杜少陵诗选》六卷,乃明代乌程闵氏刻朱墨...

浏览全文 阅读(30047)

曹学聪孙宗英沈括所著《梦溪笔谈》是反映北宋社会百态的著名史料笔记,其《补笔谈》卷三中一则关于宋祁、王洙等馆阁文人以改写杜诗戏谑同僚刁约的材料颇具史料价值。它不仅生动记载了北宋馆阁文人寓直之馀的闲情雅谑,也对考察北宋前期杜诗的传播接受史有重要参照价...

浏览全文 阅读(30022)

李可欣一杜甫是中国唐代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唐王朝“安史之乱”前后的极其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唐朝由盛变衰的时期,因此,在他的诗中对国家民族的命运、民生的疾苦都极为关注,充满同情与关怀。今天我们在诵读和欣赏杜诗时,往往会...

浏览全文 阅读(2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