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377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孟冰
  • 阿琳cat
  • 欧阳小溪
  • 骆雪
  • 胡谈
  • 宁星
杜甫诗歌的饥饿书写 2023-11-09 08:48

韦昕楠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里,杜甫不啻为一位饥饿的观察者和体验者。他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博爱情怀关心着饥饿的百姓们,书写了许多撼人心魄的诗作。杜甫的一生与饥饿息息相关:杜甫从客居长安时就开始感受到了“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不公平对待...

浏览全文 阅读(29918)

路成文一杜甫不咏海棠,前人尝议论纷纭;杜甫或曾咏牡丹,古今杜诗研究者,却少有留意。初盛唐时期,宫中初重牡丹。武则天、唐玄宗、杨贵妃等都热衷于宫廷牡丹宴赏活动。玄宗甚至将牡丹名品赏赐给杨国忠,后者变本加厉地培植,使自家牡丹色侔宫廷。流风所及,京城长...

浏览全文 阅读(29852)

张广成一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杜甫流寓四川阆州,写了《滕王亭子》诗二首。其中一首七律为: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滕王亭为唐初皇子滕王所建...

浏览全文 阅读(29864)

范洪杰由于生计原因和对中原战乱的预期,杜甫离开长安,历经周折,于乾元二年(759)十二月入蜀,上元元年(760)卜居浣花溪,经营草堂,“经营上元始”,就在成都住下来了。此后,关于是否长留于此,该去何地的问题,经常困扰着杜甫。他在诗中表达过多种想法...

浏览全文 阅读(29829)
疾病与杜甫创作 2023-11-09 08:48

吴中胜朱春红杜甫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生活在盛唐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的生活经历分为四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困居长安时期,即杜甫35至45岁期间。杜甫40岁初发疟疾,其后又经历了各种病痛,肺病、耳聋、消渴等都在其诗歌中可找到应证,由此可见,...

浏览全文 阅读(29815)
杜甫“陷贼”辨 2023-11-09 08:48

薛天纬自北宋迄今,千年来学界对杜甫生平事迹形成了认同度很高的共识,似乎不存在值得关注的疑点或争议。但关于某些节点的叙事,事实上仍有不小的悬疑。欲解决这些悬疑,很难寄希望于新材料的发现(这几乎是可遇而不可求之事)。然而,仅仅凭借诗歌文本及基本史料(...

浏览全文 阅读(29767)
征稿启事 2023-11-09 08:48

征稿启事本刊自创刊以来,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现已出版132期,刊登杜甫研究学术论文1000余万字。本刊为季刊,辟有“杜甫研究”“版本及评注”“杜诗鉴赏”“问题讨论”“诗圣遗踪遗迹考”“域外论杜”“浣溪丛语”等主要栏目。另外,杜诗作为中国古典...

浏览全文 阅读(29735)
敬挽杨铭庆先生千古 2023-11-09 08:48

敬挽杨铭庆先生千古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正处级离休干部、四川省杜甫学会顾问、《杜甫研究学刊》顾问杨铭庆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7月29日19时45分逝世,享年91岁。杨铭庆先生生于1926年11月,四川乐山人,汉族,毕业于华西大学中文系。19...

浏览全文 阅读(29718)

张月作者:张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杜甫研究学刊》编辑,610072。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张月2017年9月19日到20日,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南方丝绸之路和中华文化传...

浏览全文 阅读(29665)

卢燕新本文为2015年国家社会科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为15BZW046。作者:卢燕新,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300071。汉唐诗文中“胡马”义的嬗变——兼论李白、杜甫诗“胡马”意象的特征卢燕新“胡马”,见用于汉代典籍,其有北...

浏览全文 阅读(29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