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秀闺秀一直是文学女性的通称,明末江盈科撰写《闺秀诗评》,行文中常用闺秀一词,“余生平喜读闺秀诗,然苦易忘。”(王英志2321)清棣华园主人《闺秀诗评》亦云“予素性最喜诗词,闺秀诗尤爱若拱璧。”(王英志2286)以闺秀命名的女性诗文选集如《闺秀...
李舜臣高畅GaoChangisaPh.D.candidateintheSchoolofLiteratureatJiangxiNormalUniversity,withhermajoracademicinterestinChineseBuddhis...
MassimoLeoneAbstract:Thearticlepointsoutthatthecurrentexpansionofthesemioticfocusfromsignsandtextstowholeculturesneedsthede...
徐俪成美国汉学家傅汉思在研究《旧唐书·文苑传》时,曾经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旧唐书·文苑传》中)关于某人在年青时‘善著文’的说法竟一字未改地重复了八次,字句稍有变动但内容未变的也达十次之多。有三篇传记告诉我们这些文人在很小时(六岁、八岁...
张岳林杨洋一、《典论·论文》“文学自觉”说批评中存在的问题近20年来,学界质疑《典论·论文》的“文学自觉”说不断,以致影响对《典论·论文》文论价值的评价,这与此前肯定其为“文学自觉”说的观点形成了反差。何以学术界对同一文献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影...
娄林品达早已知晓了我们的处境:在极北,冰雪之外,死亡彼岸——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幸福[……]我们发现了幸福:我们认识了道路。——尼采,《敌基督》(前言)由于海德格尔的缘故,荷尔德林成为哲学学者最爱阅读和解释的诗人,尤其是荷尔德林的诗歌在海德格尔的哲...
胡素情一、“物化”中的物种间情感现象“物化”是庄子哲学的重要概念,它既是“道”的本体论和宇宙论表象,也是通往道家功夫论和境界论的必经之路。“物化”一般指万物间的相互转化,也可引申为纷繁世相的变化。但如《说文》所释,“物”也有“动物”之意:“物,万...
林志猛在古希腊诗人提尔泰俄斯(Tyrtaeus)和忒奥格尼斯(Theogonis)的诗作中,诸多描述了战争及其相关的德性。提尔泰俄斯尤其看重城邦对外战争中的勇敢德性,忒奥格尼斯则倾向内战中所需要的德性。但在《法义》(Laws)这部探讨“政制和礼法...
刘小枫亚里士多德《诗术》(又译“诗学”“创作学”)书名的原文语义,考据家们一度争执不休。因为,poiētikē[诗术]的词干poiē-的原初含义来自行为动词poiein[制作](tomake),带有相当宽泛的作为意涵。有注疏家建议,最好将这个书名...
段炼引言本文研究明代山水画,讨论其主流由外向内的转向,聚焦于点景小人的意象,将其确认为寻道者,并辨明为艺术家寻道的化身。为了探讨寻道者意象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借鉴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尤其是关于“延异”(differance)的概念。用德里达的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