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下半月
《文学教育》杂志是由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国家级文学类教育类的理论刊物。常设主要栏目有:名师高论、新作拔萃、文学教法、文本读法、文章写法、名篇探赏、作家研究、古典重读、课文研析、文学争鸣、文学美学、硕士论坛、原创天地、文坛扫描。
文集访问量: 15116 次
音乐列表
徐元邦内容摘要:《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极富表现力。教学这篇课文重点不能放在对文体写作方面的探索,而应该从欣赏美的角度来体验桥与周围环境所形成的那份和谐美。本教学案例依据“交流预习”、“研读共赏”、“拓展延伸”、“...
徐德和众所周知,诗词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词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诗词中的“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词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词作意象因物象的...
万佳内容摘要:《牡丹亭》是明传奇的代表作,其问世后产生了巨大影响。学界对其褒扬之处除了情节、主题之外,鲜明的文本语言风格也是其大获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图通过对《牡丹亭》语言的形式、风格及抒情方式等方面的分析,有力论证其在语言方面的卓越成就,...
魏超在拙文《论语》“慎言”思想的三重依据中,笔者指出,对于孔门弟子,无论修仁、复礼、培德,还是从政,言语之道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其核心正在于一个“慎”字。对此,《论语》中有丰富的相关记载,可以说,构建了一个与其说展示、毋宁说告戒儒者“如何慎言”...
岳丽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对“木叶”意象进行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阐释了诗歌语言所蕴含的暗示性问题。其实,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与西方符号学的“语码”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符号学认为符号有两种情况:一种属认知的符号。如“美人”“月亮”;一...
贺晓岚+安霖内容摘要:南方的岸是理想的新岸,曾经被粉碎的个人理想从这里再次扬帆;北方的河是精神之河,直面现实的个人英雄沐浴在奔腾的河水中为理想汲取能量。从《南方的岸》到《北方的河》,都离不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主题,这反映了一代知青抛开历史的武断...
蔺一佳内容摘要:20世纪末,中国少数民族女作家以民族和女性的双重身份写出了大量具有文化寻根倾向的文学作品,她们的作品既有民族性的体验,同时又有女性的话语表达。本文将以藏族女作家央珍、梅卓为例,她们多元化的身份,使其自觉深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本原,从...
朱樱芝李宝川成语大部分与古代典籍有关,从整体来说,成语是用文言文的形式表达的,是古代汉语在现代汉语中的遗留现象。也可以说,成语是现代汉语中遗留的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在成语中不仅保留着不少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代读音,保留着大量的古词义,而且还保留着许多...
李晴晴内容摘要:阎连科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位实力作家,有着清醒的民间乡土意识,一直关注着底层民间人民的生存状况。阎连科在创作中饱含着对底层人民强烈而又热切的情感,创作了一系列呈现民间乡土情景的作品。在世界现代化的洪流中,西方各种思潮涌入中国,他的目...
戴培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进行阅读是本文探究的重点。作者认为要从三点着手来进行阅读教学,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关键词:阅读激情感悟积累思维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式,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个性化创造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