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下半月
《文学教育》杂志是由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国家级文学类教育类的理论刊物。常设主要栏目有:名师高论、新作拔萃、文学教法、文本读法、文章写法、名篇探赏、作家研究、古典重读、课文研析、文学争鸣、文学美学、硕士论坛、原创天地、文坛扫描。
文集访问量: 15098 次
音乐列表
林乐内空摘要:在中国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九叶派”,其中的重要人物穆旦的诗歌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其突破了中国旧现代主义者的诗学建构,将中国现代诗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本文试图从穆旦与西方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其对穆旦诗...
袁琦内容摘要:看过《飘》这篇小说之后,对于斯嘉丽这位女主人公的印象非常深刻,她从小时候的一个美丽大方的“女神”到现在对世俗的愤懑的一个“女汉子”形象,其间经验了多少生活的磨练。对于斯嘉丽这个人物,人们的对于她的评价褒贬不一。这篇小说告诉了我们在挫...
朱笑雪内容摘要:女性文学是诞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以女性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和言说主体的文学。中国的女性文学到90年代由于空前的作品数量和广泛深刻的影响才正式被文学史所接受。与此同时女性文学也由于“身体写作”和...
张静内容摘要:列锦,或称“名词铺排”,是指特意用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词组)组成一种特殊的非主谓句,用来写景抒情、叙事抒怀的修辞格。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到这种修辞手法。本文详细地分析了这种修辞格。关键词:古诗词列锦修辞格“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张晓静+李纯泽内容摘要:菲茨杰拉德是美国二十世纪“爵士乐时代”的重要代表作家,其作品在解释美国梦幻灭的同时还塑造了大量的“黑人”形象。本文以霍米·巴巴的杂交性身份理论入手,梳理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种族形象,探讨杂交性人物的自我定位问题以及其产生的影...
一篇好的小说,并不在于它对于传统的继承和模仿,而是颠覆与创新前人的遗留。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小说的这一进步特征越来越明显,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小说异彩纷呈的局面。一、撷新去陈精心选材从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来考虑,在创...
赵冬梅内容摘要:周作人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民俗思想和民俗趣味。周作人的民俗趣味深受柳田国男的影响,他曾把柳田国男视为给自己的思想体系极大影响的少数杰出外国思想家之一。因此两人在鬼怪方面也有着共通的认识。但是由于身处不同国家,受两国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
陈诚1.波伏娃(1908-1986)波伏娃是如何度过她的一天的?她的情人电影导演ClaudeLanzmann是这样描述波伏娃的:“在我们同居后的第一个早晨,我还想在床上多赖一会儿,她却已经起来了,穿好了衣服,坐到她的书桌前。‘你,在那儿工作,她冲...
教师职责是教书育人,教是手段,育是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教师把精力放在教材的研究上,把业绩盯在学生的分数上,但在教的对象上下的功夫不多。这也许教学上短期内能取得较好成绩,但长期下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十分有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研究教材外要...
连洁雨内容摘要: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批评。清人沈德潜《古诗源》中收录晋诗以陶潜、陆机、左思数量居多,对其三人亦抱有很高评价。沈德潜重视诗的教化作用,并将诗人的人品与诗歌的教化功用相结合来进行诗歌批评。这种诗学观的形成与其生活的时代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