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94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骆雪
  • 胡谈
  • 宁星
  • 谷一
  • 牧雪吹箫
  • 陈社昌

雷雨请教韩少功——《革命后记》初读雷雨韩少功的被名之为长篇散文的这部《革命后记》,应该说是一种很大胆也不无冒险的尝试,也是一种他运用自如相当自信又自负的文本试验。在这样的无拘无束的写作快感中,韩少功当然不屑于余秋雨式的遮遮掩掩云山雾罩欲说还羞,他...

浏览全文 阅读(24709)

曹霞我感觉到,一种从俗世中得以生成但又与之疏离和决裂的力量正从黄咏梅近期的小说中奔涌而出,这让她的叙事质地饱满和复杂起来。在她以前的作品里,也曾有过这种精神的闪光,比如在负一层管理泊车却不断追寻“天问”的阿甘(《负一层》);生活在庸俗小城却心怀“...

浏览全文 阅读(24755)
艰难的伪证 2023-11-09 08:48

王晓渔艰难的伪证王晓渔韩少功先生把《革命后记》称作“艰难的证词”,认真读过,深感对之作出评论是艰难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文章中的问题实在太多,几乎每段都有存疑之处,无论在事实还是在逻辑层面,都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地方,如果一一讨论,可能篇幅会比原作多...

浏览全文 阅读(24785)
“人文何处”惊诧论 2023-11-09 08:48

吴亮“人文何处”惊诧论吴亮历史总是会发生两次——悲天悯人的“人文精神”又来造访我们了,这一次造访不是以二十年前的集体寻找遗失物的缺席方式,而是以它的新世纪代言人刘再复先生声称那个如同流浪行吟诗人一般的“人文”找不到自己应有处所的惊诧方式;不过,这...

浏览全文 阅读(24785)

邱婧海浪一波一波涌来,似交响乐奏响星光璀璨,整个天空为我秘密加冕——《草根集》在《风景与认同》一书中,温迪·J·达比引用了克拉克1949年《艺术中的风景》之观点,并强调在欧洲的古典和中世纪的风景再现之中,“无一例外地是‘象征之风景’,而不是能够传...

浏览全文 阅读(24776)

吴祥军现实的极端与失控的叙事──评阎连科长篇小说《炸裂志》吴祥军个人不能帮助也不能挽救时代,他只能表现它的失落。——克尔凯郭尔英国思想家霍布斯鲍姆曾以“极端的年代”来描绘和概括二十世纪的历史面貌,在他所列举的包括作家、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史学...

浏览全文 阅读(24762)

王晴飞长篇小说《大车帮》源于作者杜光辉199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车帮》。由于《车帮》反响甚好,作者也有意就此题材深入发掘,遂将其扩充为长篇《西部车帮》,出版后引起一些文学评论家的批评。安徽大学王达敏教授撰写的《半部好小说》一文,称这部小说“瑕瑜互...

浏览全文 阅读(24788)

王春林“文革”记忆的清理呈现之一种──评叶兆言长篇小说《很久以来》王春林虽然结束的时间距今差不多已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尽管也已经出现过很多以“文革”为思考表现对象的文学作品,但一方面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另一方面更由于作家主体思想艺术能力的不够...

浏览全文 阅读(24781)

王德威在华语语系文学的世界里,李永平(1947-)的地位早已得到公论,近几年在中国大陆他也开始得到重视。李永平祖籍广东,生长于东马婆罗洲,一九六七年负笈来台就读台大外文系,日后定居台湾。一九七二年,他凭短篇小说《拉子妇》赢得注意,从此创作不辍。一...

浏览全文 阅读(24811)

颜炼军踮起脚尖,现实就能够得着传统?──试论庞德诗艺在当代汉语新诗中的反响颜炼军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诗人庞德(EzraPound)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已经成为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热门课题。比如,叶维廉《庞德与〈古中国〉(Cathay)》比较早地给中...

浏览全文 阅读(2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