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
《扬子江评论》先后设立焦点话题、乡土都市文学与文化评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等栏目,集中讨论和研究了诸如“阶层与文学”、“可持续写作”、“文学传媒”、“文学制度”、“反思90年代”等富有现实性、学术创新性的“真问题”,汇聚了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优秀学者、批评家及博士生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当代文学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文集访问量: 7085 次
音乐列表
李栋新英格兰冬天的一个越洋电话让我第一次听到了朱朱的声音。这次通话持续了一整夜。打电话是因为我想请朱朱授权翻译他的诗。刚开始朱朱的语气有距离感且略显怀疑,随着对话的深入,他的语调慢慢兴奋起来,我们也就此有了相互的信任并觉得这种信任可以扩展到一本书...
王东东在当代文学中,李陀一直都是一个强硬的存在,他存在的意识在创作意志、批评意志和理论意志三个方面得到体现。他是那种并不讳言雄心壮志的人,而且具有一种吸引朋友和鼓动公众的才能,虽然也有可能他只有如此才能自我鼓动:因为大多数人已经为提前预感到的失败...
李倩冉在一幅肖像素描的背面,朱朱曾写下这样的句子:“现在你的生活如同一条转过了岬角的河流/航道变阔,裹挟更多的泥沙与船”a。这或可概括朱朱创作的某种转向。在一次新诗集的分享会上,朱朱也自述:“九十年代,我深受马拉美、瓦莱里、里尔克等现代主义大师的...
林宁刘震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预热入籍文坛以来,30余年不断呈现旺盛的小说生机与创造活力。80年代开手中篇,恰逢“新写实”之盛,《塔铺》一炮鸣响,继之以《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至《一地鸡毛》隆重收官。90年代注力长篇、间或中篇,...
王双龙诗是活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一个真正的诗人,不会去追问什么是诗,也不会费尽心机去思考怎么写诗,因为他本身就是诗,他把自己活成了诗。所以诗评家应该是诗人心灵的观察者和勘探者,好的诗评就是一个诗人灵魂的考察笔记。——题记1.抵达诗的路径这是我有...
在先锋作家中,就叙事实验的彻底和执拗而言,几无能出北村之右者a。他的小说创作虽然自1990年代以迄开始了不约而同的现实主义转向,但其在精神层面却自有一以贯之的线索。这样一种执着,使得北村的转向始终都不彻底,他此后的小说很难用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概...
赖彧煌本来并无需发发牢骚。可是每年的生日和忌日,他们都要搞出那么多文章刷屏。我早就懒得听他们争来吵去了:鲁迅有多少多少副面孔。谁又没有呢?今天帮我刷存在感,明天为某个庆典感动一下,后天再来副政治正确的表情。烦死了。本想写两幅字耍耍,一想到他们为了...
岳雯一在这个封闭的小团体,他们宣布他为好人。他是谁?他是严歌苓小说《芳华》里的主人公刘峰。他们又是谁?他们是刘峰的战友们,某部队文工团的少男少女。什么样的人,才担当得起好人这一称谓呢?或许,这个问题没那么轻易回答,至少,得在具体的场景里,在这可信...
张学昕一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已经把迟子建这部《候鸟的勇敢》看做是一部关于生命、命运或者宿命的小说。迟子建将一部小说置于中篇小说的框架内,一口气写到八万字,这是她五十多部中篇之中最长的一部,完全可以看得出作者的心力和用情之投入、执着。我想,迟子建...
张学昕一从一定的角度讲,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作家执着于写梦的主要有两位:格非和阎连科。细致地辨析,后者写的是关于现实的梦,前者写的是关于未来的梦。在这里,现实的梦是破碎的,也是残酷的;未来的梦是缥缈的,也是遥无际涯的。我们先来看格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