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08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林沐风
  • 也曾心动
  • 孤树
  • 梦乡醉哉
  • 李椿
  • 南山2020

五也许,文学之中乡村与城市的痛苦博弈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只不过这种博弈聚焦于知识分子而不是农民。初步描述了一场巨大灾难遗存的精神创伤之后,第一波“伤痕文学”开始退潮,许多作家的視野开始超出家庭范围的恩怨而力图展示某种历史的跨度。不长的时间...

浏览全文 阅读(25633)

郭冰茹在范小青四十年的小说创作历程中,其风格发生了不小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范小青多写苏州小巷中细密琐碎的日常生活,随着社会转型和乡镇历史的变迁,她开始涉猎历史叙述和官场生活等题材,写出了《百日阳光》(1997)《城市表情》(2004)等作品...

浏览全文 阅读(25674)

吴周文?张王飞从巴金的《说真话》开始,新时期至今的散文创作,逐步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歌颂思维的时代及杨朔、秦牧、刘白羽“三家”范型中解放出来,而且在散文走向振兴与繁荣的同时,捆束创作的旧理念也得以解脱,逐步重建健康、科学的散文美学,进而获得了文体...

浏览全文 阅读(25579)
有助于善,方成其美 2023-11-09 08:48

李建军在欧洲,没有一个艺术家的心灵显示出要实现各党派和各种族的联合。我们时代最宽广的心灵就是托尔斯泰的心灵。在他的心中,我们,一切民族和一切阶级的人是彼此相爱的。谁像我们一样,享受过这博大的爱的强烈欢乐,那么,对于欧洲各文艺派别的艺术把人的伟大心...

浏览全文 阅读(25516)

娄燕京“九十年代诗歌”的自我建构,时常以“八十年代”为假想敌,在一种断裂式叙述中,生产出诸多区别性特征:青春与成年、无限与有效、情感与意识、单调与综合、抒情与叙事。正是在这一“对比”的意义上,出于对八十年代“纯诗主义”的反驳,强调透视生活、容纳经...

浏览全文 阅读(25515)

欧阳可惺清真寺的圆顶映着日光,瓷片淡绿墙很白。我的早晨,开始的很早。这是姚新勇用手机微信发来的诗。是阿訇、也是诗人——闪宇顺《播种者》中的诗句。回族人中,一边在清真寺诵经、祈祷,一边又在溢满情怀、写诗作文的是大有人在。这一切——宗教与生活、宗教与...

浏览全文 阅读(25452)

张炜自然天成盛唐产生的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诗人群体,在中国文学史上达到了顶峰,与其他朝代各种文学品类的综合高度都可以作比,并且仍然会是一个高峰。清代同样时间很长,诗词积累的总量巨大,还有小说《红楼梦》的问世,但是综合而论,我们却很难讲清代的文学高于...

浏览全文 阅读(25417)

孟繁华一、从加缪《沉默的人们》说起最初对加缪的了解,始于八十年代。那时,中国20世纪第二次“欧风东渐”正风起云涌,“现代派文学”有如石破天惊般地席卷中国文坛。那时的加缪是“现代派文学”的大师,他的名声虽然没有萨特更耀眼,但他的《鼠疫》《局外人》等...

浏览全文 阅读(25443)

施龙王德威教授主编的《新编现代中国文学史》(ANewLiteraryHistoryofModernChina,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2017)出版后,因为该书中文版尚未面世,故国内除一篇采...

浏览全文 阅读(25407)

阎连科地域性和守根性,这是现代文学中相当传统的根须,但因为福克纳的写作,使得那片邮票之乡的地域意识,饱蘸着世界性的现代的墨汁,从而使地域这一带着乡土色彩的文学概念,包含了20世纪文学不可忽略的现代血脉。所以,当我们谈到地域或者域地时,不能不想到福...

浏览全文 阅读(2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