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Cowrie:Journa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Culture)由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资助出版,旨在推进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之学术事业,并营造一个国际学术之沟通与交流平台。初创刊时称《文贝:中国比较文学学刊》(Cowrie: A Journal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由已故著名学者孙景尧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创刊,为英文刊物,旨在向
文集访问量: 1313 次
音乐列表
1.文稿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式,全文连续编号。所引文献须保留作者、书名、篇名、年份、出版社及出版地、页码等基本信息。Footnotes,insteadofendnotes,shouldbeused.Theyshouldbenumberedconse...
一、《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为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编的刊物,每年两期,定于6月15日和12月15日分别出版,发表的内容为比较文学、比较诗学和比较文化等领域之原创性学术论文及书评文章。二、原创性学术论文之...
苏文伶(台湾辅仁大学)重探修辞记忆术:记忆的物质性苏文伶(台湾辅仁大学)[中文摘要]:一般认为西方的修辞记忆术为口语文化产物,早在印刷术盛行后过时而自然淘汰。此外,西方形上学受柏拉图影响一向将记忆视为反身内省,修辞记忆术属外部助忆工具,囿于其物质...
闫昱刘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作为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的美国“深度意象派”(DeepImagism/DeepImageSchool)的代表诗人之一,詹姆斯·赖特(JamesWright,1927—1980)以其简洁明快而意境深邃的抒情诗闻名诗坛...
王红玫(上海师范大学)夏娃的请求——论弥尔顿的“孤独观”王红玫(上海师范大学)[论文摘要]:孤独或曰独处,是17世纪一个热门的话题,曾引起广泛的社会讨论。孤独话题曾大量出现在17世纪的各种文本中。弥尔顿也在《失乐园》中就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本文从...
吕健(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在古风诗歌的研究当中,“作者”(author)、“作者身份”(authorship)与“诗歌权威性”(poeticauthority)问题一直是研究者所乐于追逐的。美国著名古典学家格里高利·纳什(GregoryNagy)在...
郑海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薪传与新诠:《古新圣经》的解经之道郑海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论文摘要]:作为现存最早的白话《圣经》汉译本,《古新圣经》在《圣经》汉译史上意义独特。该书全本近一百五十万言,仅注解部分已有三十余万字,所涉庞...
李奭学(台湾中研院文哲所)如何制造中国式的善书?——试窥赵韩《榄言》及其与明末西学的关系李奭学(台湾中研院文哲所)[论文摘要]:明末出现了一套饶富意义的善书,称《日乾初揲》。书名中“日乾”二字出自《易经·乾卦》中“日乾夕惕”一词,示人以修身应有之...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比较文学界都知道由孙景尧先生及马克·本德尔(MarkBender)一起开创并主编的中国比较文学英文学刊——《文贝》(Cowrie)。此刊之前二辑出版之后,曾在巴黎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11届年会(1985年8月20—24日)上...
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非对象化的运思——《文心雕龙·神思》篇之哲学解读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论文摘要]:本文从哲学的角度解读《文心雕龙·神思》篇,指出神思之“神”根源于天地自然之“道”。神思是对文学创作过程的描述,此过程主要包括“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