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他的社会思想也是依据道的原则展开的。而道最根本的性质是“自然”。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以下只注章数)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自然,并非我们通常说的自然界,否则在道之上就有一个更高...
孙权在夷陵大败刘备,此后又数次击退了魏国的来犯,并与之断绝了外交关系。外患基本消除。此前曹丕、刘备先后称帝。于是群臣上奏孙权,请他即皇帝位。但他推辞了。他的推辞不是谦让,是真的拒绝。这一推迟就是六年。孙权的这个举动很有点意思,值得我们回味一下。孙...
孙权对待财物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有时特别大方,有时特别节省。他被魏国封为吴王之后,曹丕趁机索要大量奇珍异玩,如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孔雀等。孙权的臣下都认为曹丕的要求于礼不合,不应该给。但孙权说,给,要多少给多少。孙权对于将士的奖赏也...
人立志向不难,难在终其一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朝着这个志向追求,特别是在遭遇到逆境时。孙权在其政治生涯中有几次几乎陷入绝境。如在他夺荆州杀关羽后这一时期:刘备大举进攻;他虽然向曹丕称臣以避免两方受敌,但曹丕并不放心,逼着他送儿子作人质;送了就完...
尼采独自一人在拉帕洛过圣诞节,在经历了痛苦、羞辱、懊悔、愤怒和自责种种复杂情绪的折磨之后,尼采需要摆脱这一切。而能够帮助他做到的,就是让自己沉浸于纯精神世界的漫游之中。这时他又开始体验到前一年夏天在西尔斯─玛丽亚出现过的那种激情,一种不可遏止的创...
1883年2月,保罗·雷来到热那亚看望尼采。这弥补了去年夏天尼采由于处于紧张思考之中对他来访的拒绝。两个朋友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现在保罗·雷已经取代了洛德的位置成为他思想上最好的朋友。尼采带保罗·雷到他经常散步的地方转悠。他把自己躺在上面休息和...
在三国中,吴国比魏国弱小得多。论者多以此轻视孙权,认为不过是一偏安之君而已。王夫之却说,如果孙权也有具有类似曹操或刘备的某种优势(势力强大或刘姓正统),以他的能耐,就不仅仅是三足鼎立的问题,这统一天下的恐怕就是吴国了。按照这个思路,孙权是比曹、刘...
一个人的志向立得越大,他的人生道路就越艰难,需要他付出的勇气也就越大。当年曹操乘胜袁绍父子之余威,南下荆州,刘琮束手就降,刘备败走。孙权群臣除一、二人外,皆劝孙权投降。此时要学刘琮投降易,要抗击曹操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孙权选择了困难的路。因为...
纵观孙权的一生,似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强出头。按明清学者王夫之所说,孙权既无曹操势力强大的优势,又无刘备为汉室正统的优势,纯粹是靠自身的能量在拚搏,因此他能取得与曹、刘三足鼎立的地位殊为不易,是他强出头的结果。孙权直至晚年,终其一生,明知曹魏的力量...
待到出版商寄来新出的《曙光》,已经到了一年最炎热的7月。尼采在威尼斯呆不住了,他又开始寻觅一个比较凉爽的地方,以避开酷热的侵害。他来到恩加丁山谷,在漫游中偶然发现了一个小镇西尔斯-玛丽亚。尼采一眼就看中了它,认为它是世界上最美的山谷之地。尼采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