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好友晓江对我的《生死对话录》的回应。——黄忠晶于2019-5-18)忠晶兄,发来的文章均己拜读,生与死的对话还不止一次读过,只是,我很少去想、去提这个话题,对于死亡,我很淡然、很漠然。我跟你一样,在上学前经历过一次死亡。我在池塘边抓蜻蜓一不...
决断也就是作出选择。人生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随着人生经验的丰富,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在作出选择时,我们处于一种两难境况:我们不得不时时作出选择,但我们在选择时又没有实在的依据可循。我们的选择是根据一定的原则或标准作出的。人们通常以...
在孙权身上,交织着两种似乎彼此矛盾的思想和心态,一种是“天下舍我其谁”,一种是“我本平常”。他接任江东领袖之时,就有称霸天下之心。鲁肃秘说帝王之业,甚合他的心意,所以他不顾张昭的反对而重用鲁肃。同时他对鲁肃表示,这个帝王之业还不是他能做到的,他只...
按小说《三国演义》给人的印象,孙权的特点就是会用人,此外再无其它能耐。用周瑜,则一切都听周瑜的;用吕蒙,则一切都要靠吕蒙;用陆逊,则一切全凭陆逊作主。……他自己似乎是个并无什么主见的人,军国大事全由别人决断。果能如此,他这个当领袖的,可就轻松得很...
写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一生中事业的肯定部分已经完成,现在他开始做事业中的否定部分,即对以往一切价值的重估。1885年6月尼采离开威尼斯到西尔斯─玛丽亚,着手写一本新书《善恶的彼岸》,其核心是对现代科学、现代艺术以及现代政治的批判,同时也...
查拉图斯特拉本来是古代波斯传说中的一个神,一手握蛇,一手举鹰。蛇象征着人生的永恒轮回,而鹰象征着充满创造力的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以鹰来制服蛇,就是要用超人来战胜人生的永恒轮回。这个形象想必是尼采在经过许多次思索后偶然获得的;但一旦获得,由于它正可十...
另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无为而无以为”与“无为而无不为”的区别。有论者提出,“道家‘无为’理论,其基点在于强调人不应当刻意追求,甚至连想都不要想,而应当让一切都随顺自然。这在老子早期的理论中称为‘无以为’。老子后期的哲学思想适应了社会形势需要,于‘...
老子还有其它一些重要言论,虽然没有用“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这样的字眼,但其意思是一样的。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5章》,以下只注章数)刍狗,用草扎的狗,供祭祀用,用毕即扔掉。天地不表示对万物的爱护...
与“道法自然”联系在一起的,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37章》,以下只注章数)的思想。这意思是,道自身总是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没有什么要特别去做的,而天地万物却因为道而生成、活动、变化,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老子说:“侯王若能守之,...
对“百姓皆谓我自然。”一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老百姓都认为是自己就这样做成的”,即“百姓皆谓‘我自然’”,似乎与治国者无关;一种是“老百姓认为治国者是自己这样做成的”,即“百姓皆谓我‘自然’”(这里“我”是治国者的口气),“自然”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