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杂志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安徽文学》国际统一刊号:ISSN1671-0703 ,国内刊号:CN34-1169/I,邮发代号:26-177,下半月刊。由《安徽文学》杂志社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下半月刊稿件以文学、历史、哲学、教育、艺术类为主,欢迎一切真知灼见和探索创新的学术人员投稿。
文集访问量: 11717 次
音乐列表
华祺蓉摘要:134届直木奖得主东野圭吾是当前亚洲的推理小说天王,他的名字已经成为推理小说的代名词了,归因于他天马行空的叙事技巧和人性主题。他的小说大多写日本社会心与心之间关系冷漠,社会的炎凉。人性、情感是永恒的主题,不分国界,人性的缺失需要救赎,...
王楠摘要:《挪威的森林》是日本著名作家、“日本80年代文学旗手”村上春树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女主角直子的结局让不少读者扼腕叹息。本文以直子为研究对象,从姐姐的自杀、挚爱的恋人木月的自杀及唯一的救赎者渡边对直子的拯救三方面入手,探讨他们各自给直子带...
吴雍奇摘要:《推销员之死》是关于主角推销员洛曼的悲剧的剧本,本文从社会达尔文主义角度解读产生这个悲剧的原因。关键词:《推销员之死》?洛曼?社会达尔文主义一、洛曼心中的“原始丛林”推销员洛曼主要死于绝望,这几乎成为公论。笔者粗略地把绝望背后的原因区...
李岱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短篇小说《邱园记事》中通过对邱园里四组游人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展现了一战后英国人的生活现实,而从更深的层次来看,伍尔夫的目的是探索人的心灵现实。本文结合《邱园记事》创作的社会语境,通过文本的细读,从创伤的视角对该小说...
王远摘要:作为“现代主义”艺术的开创者之一,现代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对西方女性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她对“非个人化”理论的运用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永恒的生命力,进入了永恒的时空。本文从叙事的非个人化与意象的非个人化等方面入手,探究在《到灯塔去...
黄玲玲摘要:伊迪斯·华顿是20世纪美国女作家,《纯真年代》是其代表作,忠实地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初期纽约上流社会。本文旨在从小说中三类人物一生的命运遭遇来重现老纽约上流社会的传统和准则,以此来揭示老纽约的顽固保守及其如何通过对生活...
张旸摘要:本文以劳伦斯·布伊尔的生态批评理论为主要依据,从暴风雨、极地冰川以及欧陆风光三个层面解读自然在玛丽·雪莱代表作《弗兰肯斯坦》中拥有的独立声音,揭示小说主要人物与自然的主体间性交流的缺失;并从“同心圆”的维度、呈群岛式分散的维度、分散而不...
张潇摘要: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分析了托妮·莫里森小说《宠儿》中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探讨了黑人女性无自主权的“他者”状态,指出非裔黑人女性只有通过树立主体性意识、重塑身份、重构黑人女性的文化和价值观,...
陈晨摘要:本文以小說《雾都孤儿》的主人公奥利弗的遭遇为线索,探究作品中所体现的狄更斯的仁爱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根源,从而揭示狄更斯企图用他的文学作品来宣扬仁爱思想并达到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关键词:《雾都孤儿》?狄更斯?仁爱思想善与恶...
柴玉摘要:《露西组诗》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伟大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代表名篇,诗歌中体现了诗人先进、坚定的生态女性主义精神。文本通过将环境、自然意象与女主人公命运相连,体现了自然与女性天然的紧密联系。诗人通过对自然、情感及女性等地位的提升实现了对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