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梧桐朱元璋出身寒微,年轻时遭世艰苦,饥馑相仍,虽父母俱在,却无力奉养。十七岁时,父母双亡,更是“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明太祖集》卷一四,《皇陵碑》)。每念及此,他常“感怆泣下”,泪流不止。登基后,他虽欲以天下奉养父母却不可得,于是便在凤阳为父母大修皇陵…[浏览全文][赞一下]
本文作者拓晓堂,原供职于国家图书馆,现任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古籍善本部总经理。今天从敦煌一个小故事说起,众所周知的敦煌第17号洞,即敦煌藏经洞。敦煌藏经洞是1900年5月发现的,仅仅是发现经过的传说就有好几个版本。一种说法是王圆箓喜欢抽烟,抽完烟之…[浏览全文][赞一下]
徐茂昌闯荡四海、百无禁忌,似乎什么都不怕、都敢惹的史沫特莱,内心其实是強大和柔弱共存的混合体。她也渴望身后有依傍和支撑,身前能有人举着熊熊火把和昭然若揭的路标为她指路。遇到了宋庆龄和鲁迅,她为自己庆幸。这两个身躯远比她单薄、矮小的人,却是她眼中真正的高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庆山1读一本书,看到这样一段话。“如果你种了一棵樹,它长得不好,你不会责备它。你会观察它长得不好的原因。它可能需要肥料,或多些水,或少些阳光。你永远不会责备树,然而你却责备你的孩子。如果我们知道怎么去照顾他,他就会像棵树一样长得很好。责备根本没有用。只须努…[浏览全文][赞一下]
悟澹有人常问,茶喝到最后喝的是什么。我喜欢纯粹,于那些旁逸斜出的边角之事,或许是一笑而过,于茶,我有属于自己的追求,但是从不奢求,茶是水的纯粹而酝酿出来的,我想这便是大道至简的一种体现吧。如果有人问我喜欢什么季节,我会非常纯粹地回答喜欢初春和深秋。兴许是每…[浏览全文][赞一下]
简媜晚风习习,吹来清凉。众人狼吞虎咽,有人嚷:“汤锅里那几颗大蚬是我摸得的,不许动。”一人回说:“是你的蚬主动开口叫我吃它。”笑闹不止。群却不动筷,只说去去就回。不久,拉着憨姐进屋。这些,他看在眼里。这些,她也看在眼里。男生们赞扬群的厨艺了得,将来娶到她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卢思浩2010年时我在日记里写:“我们之所以会觉得焦虑,无非是因为现在的自己和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离。”而我们离想象中的自己越来越远,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我们在一点点地辜负自己。关于焦虑,我发现我们或多或少地都陷入了一个怪圈,这个怪圈叫:我们看似忙碌,实则焦…[浏览全文][赞一下]
邹韬奋咱们孔老夫子有个最得意的门生,《论语》里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位颜先生并非因为没菜吃,住在破烂的房子,做了这样的一个“穷措大”而不快乐。他所以还能那样高兴,是因为他对于所学实在津津有味,所以虽穷而不觉得;虽然穷得…[浏览全文][赞一下]
沈嘉禄老家崇德路终于被自西向东的太仓路强势覆盖,与南北向的西藏南路打通,毫无悬念的是,新天地板块的地价将再次跃升。老家值得怀念,是因为这里曾经是一个很有标本意义的市民社会生态圈。改革开放后这里有几条小马路得风气之先,搞活经济,名声大噪。比如柳林路服装一条街…[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益人们对于家乡的思念,往往会借助食物来传递。西晋时期,文学家、书法家张翰在朝廷中担任大司马东曹掾。他看到当时政治腐败,天下纷乱,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难免会遭遇不测。于是,他以秋风渐起,心中思念家乡的鲈鱼、莼菜为借口,从京城洛阳辞官返乡,垂钓于江南水乡…[浏览全文][赞一下]
老舍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讲恋爱,讲革命,讲志愿,似乎天地之间,唯我独尊,简直想不到组织家庭——结婚既是爱的坟墓,家庭根本上是英雄好汉的累赘。及至过了三十,革命成功与否,事情好歹不论,反正领略够了人情世故,壮气就差点事儿了。虽然明知家庭之累,等于投胎为马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傅高义,1930年出生,著名社会学家,被誉为美国唯一的同时精通中日两国事务的学者,代表性著作有《邓小平时代》《日本第一》等,曾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日本新中产阶级》是傅高义的成名之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新中产阶层的崛起进行了深入分析,时至今日仍…[浏览全文][赞一下]
蒋廷黻(1895—1965),历史学家、外交家,曾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等职务,其著作《中国近代史》是国内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所有上过国际关系课的学生都知道我国东三省是远东的风暴中心。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有许多学生是来自东北各省的。何…[浏览全文][赞一下]
彼得·戴曼迪斯+史蒂芬·科特勒许多研究都表明,在帮助学生学习以事实性知识为主的那些课程——地理、历史、物理、解剖学等时,游戏的效果要远远胜过课本,而且,游戏还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视觉协调性、认知速度和手的灵巧度。“21世纪学习”的四大基本能力目前的教育体制是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华牧2006年6月7日,一份谈话记录出现在华为公司的电子公告栏上。这份2200字的谈话记录更像是一封公开信,一封给港湾网络员工的公开信。“我代表华为与你们是第二次握手了,首先这次我是受董事长(孙亚芳)委托而来的,是真诚欢迎你们回来的……”公开信的作者是任正…[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翰祥(1926.4—1996.12),著名导演,作品中以宫闱片、历史片闻名,曾多次获得亚洲影展、金马奖等。参与创作上百部电影,是香港电影史上的杰出人物。1982年3月,老友苏诚寿(著名导演、编剧)在香港成立了“新昆仑影业公司”筹划与李翰祥拍摄《垂帘听政》…[浏览全文][赞一下]
白云先生美国当代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货币学派认为,是先有货币行为,然后再有经济现象。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可以理解为货币现象,并认为货币可以自行创造需求。事实上,他把因果关系弄反了,现实中是先有经济活动,然后再有货币现象。央行是一个经济体的心脏,它的作用是向…[浏览全文][赞一下]
尤瓦尔·赫拉利21世纪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可能就是所有多余的人能有什么功用。等到拥有高度智能而本身没有意识的算法接手几乎一切工作,而且都能比有意识的人类做得更好,人类还能做什么?縱观历史,就业市场可分为三个主要部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大约公元1800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布兰登·斯坦顿,美国芝加哥人,2010年走上专业摄影之路,在纽约进行采访和街拍,他在脸书上的粉丝过百万。2013年底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改变世界的30个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你的生命中,谁对你影响最大?”“我的母亲。她18岁时生下了我,而我1岁时我父…[浏览全文][赞一下]
冯昭奎日本非常重视制造业,防止制造业的“空心化”,更重视培养技术劳动者,弘扬“工匠精神”。中国正在重新崛起。1820年时中国GDP规模相当于日本的11倍,在日本明治初期的1870年中国GDP规模仍相当于日本的7至8倍。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实现了高速增…[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