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铭我当政协委员的时候,提了一个重新开通运河的提案,大家都赞成,但是我没有钱,只好“穷聊”沿河各地的领导个个点头称是,都说:“好啊,好啊!”接着的意思就是“拿钱来!”这样大的工程,没有钱怎么行?而我,只会出点子,不会出钞票,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堵塞的还是堵塞…[浏览全文][赞一下]
高尔泰在夹边沟(作者1957年至1959年以右派分子身份,在甘肃酒泉夹边沟劳教农场改造——编者注),有过两次难忘的邂逅。一次是在领取邮包的时候。农场里每个月有一天,在场部分发邮包。谁有邮包,名字写在小黑板上,收件人收工回来看到,可以在晚饭后、“学习”前的那…[浏览全文][赞一下]
拉塞.康威尔著博阳王霞有一件事情,现在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虽然它发生在我天真无邪的童年,却是我人生中一堂生动的课。有天晚上,我去邻居家做客,直到很晚才回家。邻居家很远,在山谷的另一边。我回家的方向,正径直对着我家房子的前门。通常,在回家的路上我总能看到母亲…[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庆港甘肃省岷县寺沟乡纸坊村六社车应堂家人口情况:车应堂,36岁;包彩春(妻子),36岁;车爱花(长女),13岁;车爱忠(长子),10岁。家事纪要:2002年农历九月二十,车应堂71岁的母亲杜徐贵出门讨饭,一个月后在白银市死于讨饭途上。车应堂到白银运尸回家…[浏览全文][赞一下]
凤凰卫视出版中心编1949年,国民党政府带着数百万军民迁往台湾,当台湾以“复兴基地”的名义汇聚着越来越多的人时,这个名义却越来越像历史所讲的一个越来越苦涩的笑话。而思念,却早已开始越过海峡,泛滥开来。高层旧影大规模地发动战争已经不再有可能了。虽然仍在进行着…[浏览全文][赞一下]
马钧一沿着青藏线格拉沿线行进,一路视野都很宽阔,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当然也找不见一丁点婆娑的树影。除了蜿蜒的公路和新近修成的青藏铁路,除了沿途峻拔伟岸的高架桥,接受信号、输送电流的铁塔,除了像箭镞一样斜插在公路铁路旁解决冻土融沉…[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亮苏联广播离苏联太近,每晚只要在室外就能清晰地听到对岸苏联莫斯科广播电台的俄语广播,每次播音开始,首先播放苏联电台的前置曲,那是钢琴演奏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叮叮咚咚,非常优雅、动听:“啦、哆、咪、叨、睐、哆、唏、咪、睐、啦……”苏联无线电台的发射功力…[浏览全文][赞一下]
齐邦媛,1924年生于辽宁铁岭,1947年到台湾任教,1988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70年代曾有五年在“国立编译馆”任职。一人世所有的幸福时光都似不长久。编译馆第二年,我那运指如飞的打字机上,拥有唱歌心情的日子就骤然停止了。原任教科书组主任黄发策…[浏览全文][赞一下]
余世存毛姆说:“钱是人们的第六感,没有它,其他的五感统统发挥不出来。”1939年“二战”在欧洲爆发的时候,为了防止纸币贬值,阿兰?图灵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换成了一个大银块,埋在了某个乡村的一棵树底下。后来战争结束了。但是图灵忘记把银子埋在哪儿了。利奥-罗斯顿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高强于一悖论常常存在。你固然不喜欢看领导脸色的“分房时代”,但今天房价越来越高,买房遥遥无期,你可能还会怀念那个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时代。毕竟,领导看你顺眼了,或者你熬到了领导再也不能无动于衷的“元老级”时,可能会分得一套房子。不过,历史已不可能逆转,我们避无…[浏览全文][赞一下]
谢文著大概是四分之一世纪以前,我混迹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当研究生,偶尔有机会参加一些教授们的社交活动。一天,在现代社会学鼻祖默顿(RobertMerton)家的一个酒会上,碰巧听到了我的指导教授布劳(PeterBlau)和比较文学教授萨义德(Edw…[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聪1964年,美国发生了一起有名的案件,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一个名叫基蒂·吉诺维斯的女子在凌晨下班后返回所住的公寓,就在即将到达公寓的时候,遭到一个歹徒的挟持,欲行强奸。这位女子大喊救命反抗,歹徒向她连刺数刀。一个邻居在窗口大声警告歹徒:“放开那个女孩!…[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恒均有人会问:美国根本没有春节,何来“春运”?稍安毋躁。首先,洋人不过春节,但确实有“春运”,而且一点也不比中国的客运流量小——那就是圣诞节和元旦新年期间,我们姑且也称之为“春运”。这其间也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有时不提前半年,休想买到回家的票。还是先从国…[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汝烨三岁之前的孩子一般是不记事的,但三岁之前的故事却可以像口述历史那样,从父母长辈的口中流传下来,只要你用心听。何况,还有发黄的老照片呢。作者是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王岷源、张祥保之子,曾居住于中老胡同32号内5号。父亲王岷源是四川人,他在重庆上过私塾,后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龚祥瑞(1911-1996):中国著名宪法与行政法学者,中国政治学会发起人之一、常务理事。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庚子赔款公派留学,赴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LSE);1948年夏,到北京大学政治学系任教;1949年1…[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晓著寓居香港陈鹤年香港影院里的一位老人1991年8月,繁华的香港,烈日炎炎,热流滚滚,热得人们无可奈何。一天,一位身着T恤衫、头发稀疏、中等个儿、脸庞清癯、年近八旬的老者,在一位头发花白、面色白净、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五十来岁的女士挽扶下,走进香港一流的新…[浏览全文][赞一下]
余秋里难忘的教诲1958年1月下旬的一天,中共中央办公厅通知我当天下午到毛主席办公室开会,并特别嘱咐,要早一点到,毛主席要和我谈话。接到通知后,我一直在考虑,主席和我谈什么呢?联想到前几天开会,周总理把我叫到一边,对我说:“秋里同志,我们准备让你和李聚奎同…[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蒙著所有的学习,所有的读书,所有的作业,最终是为了对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人生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做任何事情都抱一个学习态度,也就是抱一个谨慎负责的态度、动脑筋的态度、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提高的态度,一个津津有昧、举一反三、举重若轻、融会贯通的态度。如果一个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视点全球出版五十强美德日英占在半江山一份全球出版业50强排名在法兰克福书展公布,基本反映了当前全球出版业巨头的竞争格局——前50名里,美国有9家,德国有9家,日本有7家,这三个出版大国就占据了半壁江山;老牌出版强国英国也有9家。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也各有3…[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