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77977
    2023-11-09
  • 王芳王鑫谭文波说自己长得挺磕碜的,五官组织纪律性稍差,“雷鸣闪电”般吓人,这是他自嘲。实际上,他的长相没有那么惨,他皮肤黑,姑且用黝黑这个词形容吧,皱纹深,如一张粗糙的皮革,眼睛不大,嵌在眼窝里,看不出灵光,可是挺有力,不倦地射出生命的火花,应该是岁月和閱…[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012
    2023-11-09
  • 贺妍在每一个石油人的心中都有一条崎岖坎坷的路,这就是回家的路,而对于生产一线的石油人而言,回家的路,最想走却又走得最少。在一条条饱含泪水与思念、激情与感动的路上,记载着石油人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梦想,书写着对国忠诚、对企奉献、对家眷恋的家国情怀。40多年来,变…[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099
    2023-11-09
  • 花莉敏吴斌一2012年春,我终于成为了你的新娘。那天,和现在一样,阳光明媚,繁花盛开,杨柳吐新,但所有的一切都不如你脸上绽放的笑容灿烂。我说,有你真好。你说,未来有我一切都会好。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再也没能忘记你的容颜。相识在春天,成婚于春天的我们…[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120
    2023-11-09
  • 董功“铁人”已远。但这个曾为我们带来自信自豪的名字,这个曾振奋士气振兴行业的灵魂,一刻都不曾远去。我在寻找,于高山大漠之间,寻找“铁人”和他的传承者们。“铁人精神”已经在中国石油人心中扎下了根,在一代又一代石油工人的身上盛开着美丽的奉献之花。新的“铁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173
    2023-11-09
  • 杨文礼1970年4月15日,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木瓜山生产队的一个山旮旯里,一个孩子出生了。这个孩子就是“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集团公司技术比武铜牌获得者,如今的长庆油田采油十二厂板桥作业区经理贺世宏。母亲一人养活4口人不幸的是,在贺世宏出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236
    2023-11-09
  • 苗娟苗,是林子里最平凡最普通的一棵小树。一榆树,落叶乔木,在干瘠之地长成灌木状。万物萌发的初春,苗,出生在黄土高原一个乡村教师家庭。记事起,爸爸妈妈就像高速运转的陀螺一样,忙着给村里的孩子们教知识教文化,忙着侍弄田里的庄稼,忙着家里大大小小的吃喝穿戴,忙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244
    2023-11-09
  • 张红兵樊文宏1994年初的一个清晨,赵婷像往常一样,下了夜班回到宿舍,准备洗漱一番睡觉。这时,收音机里传来了一条消息:一个山区里的孩子,为了凑8块4毛钱的学费,到十几里外的砖厂去搬砖,摸黑回家的路上坠落山崖。家人赶到时,他早已没有了呼吸……她当时怔住了,已…[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249
    2023-11-09
  • 第广龙2019年7月26日,平常的一天。天还没亮,李华就起来了。天上的星星比斗大,云朵穿着厚衣服,这样的天象在苏里格是常见的。就在前一天,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李华还在西安的凤城七路挡出租车。才从家里出来的李华,拉着行李箱,一边擦汗,一边匆忙行走,他要前往火…[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280
    2023-11-09
  • 闫建文20世纪70年代,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父母每天一睁眼就得想今天吃什么,米缸里还有多少粮食。我们兄弟姊妹四个,一个个正长身体,小老虎一般全是吃将,每天早中晚吃食一上桌就盘子见底。紧巴的日子自有紧巴的过法,粮食省着吃,衣服省着穿,柴火省着烧,钱也省着花…[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306
    2023-11-09
  • 郭永江从前那个年代,没有对未来的意识,所思所想甚是简单,离开家门,只是为了得到有所依靠的工作。而我甚至连这个想法都没有,不知道自己将向何方,更不知未来是什么。招工分配时是在晚间,冬天黑得比较早,吃过晚饭,6点多钟就如同深夜。这时,有人在招待所的走廊里大声呼…[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248
    2023-11-09
  • 温皓我有一些奇怪的习惯:手机凌乱的屏幕上,总是同时显示着工作地与家乡两个时间;出差的行李箱里,也习惯放上一件不同季节的衣裳;日历上春节的那几天,被红笔画了大大的圆圈,安静地挂在墙上。逆时的钟“小声点,娃儿都睡了。”我与妻子视频的时候,十有八九是这句开场白。…[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328
    2023-11-09
  • 何平在母亲走后的6年里,父亲好像换了个人,由从前的少言寡语变得絮絮叨叨,由从前的刚毅果敢变得多愁善感。每每同他说起工厂里那些日新月异的变化,父亲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还要多絮叨上几句。这不,刚打过电话叫我下班回家陪他喝几口。我赶紧加大油门,向家的方向驶去。想想…[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375
    2023-11-09
  • 董萌离开柴西北工地已经四五年了,但荒野里那条弯弯的小道,却一直深扎在记忆最深处。2015年7月,因工作需要在花土沟固定,那个时候三天二头地跑去柴西北油区原油外输管道建设工程工地。“柴西北”,顾名思义就是柴达木盆地西北一带。施工地是一片盐碱滩,丘陵成群,北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462
    2023-11-09
  • 王瑾2018年8月16日,肆意的洪水冲毁了柴达木盆地东部涩北至台南气田红星供水管道,200平方公里范围内近2亿立方米水量包围了整个台南气田,气田员工及施工建设人员200余人生活用水中断,生活物资严重告急。8月17日,洪水持续蔓延。8月21日,险情施工路段,…[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441
    2023-11-09
  • 胡岚地标十二层楼,对于现在来说,已经是一个丝毫不起眼的建筑了,甚至已经落后了。可在90年代初,却成为塔里木油田小区的一个地标性建筑,甚至是会战初期那一代石油人的记忆。1979年的春风吹到库尔勒的时候,库尔勒还是个偏僻荒芜的小城,是一片沉寂的冻土。石油勘探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405
    2023-11-09
  • 李炯这几年,一直有个愿望,把上大学的儿子带到我曾经工作过的柴达木盆地去感受一下。7月初,终于成行。当车窗外掠过一幕幕似月球、火星的地貌时,儿子震惊了!爸爸还在这样的地方工作过?一串串的不解和疑问,把我的思绪瞬间带回到30年前。一1988年,我20岁参加工作…[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452
    2023-11-09
  • 谭晔一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金秋十月,东方的巨龙终于掀翻了压在它身上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废墟,站起来了!年轻的共和国幅员辽阔,地下无尽的矿产资源亟待开发。一些留学海外的炎黄子孙,赫赫有名的地质专家、学者,纷纷谢绝异邦优厚的物质待遇和舒适幽雅的工作环境,辗转回国效力…[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491
    2023-11-09
  • 董晓燕一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率领10万士兵,兵分两路南下进攻西夏。他的铁骑在古鄂尔多斯长啸而过,不曾留恋壮丽的草原和绵延的沙丘,却在一处荒漠中的矮山前驻足。也许是冥冥之中感召到祥瑞之气。据说,他命令士兵在这里举行哈日苏勒德威猛大祭,杀九九八十一只羊来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590
    2023-11-09
  • 石小勤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老陈是我们队上的机工,家在四川,人在新疆上班,为了挣钱以及不在路上花掉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他总是连续上3个月班再倒休回家探亲。为啥3个月?人与人相处总得要有距离,就是家人也难免,天天见面少不了为些鸡毛蒜皮的事吵得脸红脖子…[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8718
    2023-11-09
  • 朱德成涩北,地处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腹地,一个在地图上无法找到的地方。这里本来无名,只是因为地处涩湖之北,故而命名为“涩北”。距离最近的城市格尔木市有230余公里,常年干旱缺氧,四周200余平方公里是无人区,被视为“生命的禁区”。“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