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怯,就是毁灭。“啊,前面已经没有路了。”这么一想,原本存在的道路,也会突然消失不见。“危险!”这么一想,就失去了安全之处。“就这么结束了吧……”想到这里,你的一只脚就踏进了通往终点的入口。“怎么办啊……”想到这里,你便会错失最好的处理方法。总之,胆怯便意…[浏览全文][赞一下]
如果想买一些个人喜欢的非必需品,要想清楚自己是否需要、是否值得、是否负担得起,然后等到第二天,再做决定。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而不是整洁的地方。有序比整洁更重要。当然,如果二者兼而有之,更好。少喝冰冻的东西,少吃油腻的食物,好好保养你的胃。定期体检。花钱了解…[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杨志艳亲爱的儿子:从我帮你收拾好行囊,把你转到异地读书的那天起,老天爷似乎就让我们母子相聚的缘分渐渐少了。学校在市区,相距县城百余公里,寄宿是唯一的选择,现实把我们割据两地,以前的朝夕相处,现在却变得有些遥不可及,并且每个周末放假你暂居在外婆家里,与舅…[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唐辛子到日本旅游,必去之地是京都,因为不去京都似乎就无法了解“和文化”的本源。即便是日本国内的游客,去京都也犹如朝圣。渡边淳一在随笔集《我的京都》里写道:“少年时代的我,总觉得居住在京都的人,是被经过特别挑选的。因为老有这样一种错觉:能够居住在千年王城…[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鸦生成仙是一句戏言,只有孩子才会当真。明珠和方帅这些我的同龄人,在我之后的一年或者两年也纷纷到学堂里来了。方帅依旧是条铁血真汉子,与城东的坏孩子团伙分庭抗礼,头上终年缠着纱布。而明珠则负责给至少五个人抄作业,抄了那么多作业,她脑子也没变得好使一点。先生…[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寇士奇一个心理学家说,许多人以为灾难与恶果衔接得像连体建筑,恶果紧紧地跟在灾难后面。比如,家破人亡必然导致悬梁自尽,破产倒闭一定造成贫困潦倒,求职困难投河自杀属于理所当然……其实,灾难与恶果之间,有一条很深的鸿沟,只是鸿沟上有座桥。心理学家接着解释说,…[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德)罗尔夫多贝里编译/杨耘硕一群敞着衣领、挽起袖子的股票经纪人,正手舞足蹈地对着好几部电话吼叫,让人觉得谈话内容似乎生死攸关。空气中噼啪作响的声音,时不时就会有人将听筒砰的一声摔在桌子上,仿佛要把电话摔碎一样。然后他们又开始用彭博终端机彼此大喊大叫。…[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黄小邪心理学家霍妮曾提出:人的一生是一个努力克服虚弱感,并在一个充满危机的世界里安身立命的过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不同的“人设”中进行选择。所谓人设,是一种带有戏剧感的人物设定。它限制了人物本身的某些特性,而让人物在限定的轨道内进…[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