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峰农具,先人赖以生存和传延香火的根本。从石器,到木器,再到铁器,那是一个绵延不绝的传承。在漫长的时光中,农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亦形成了诸多的门类,如木制的推板、木锨、连枷,如石制的碌碡、磨刀石、石碾,如铁制的镰刀、锄头、铧犁、耙等等,它们让人与土地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刘荒田读了数不胜数的咏月诗文,看了千万遍明月。望月、赏月,是“中秋”题中应有之义。不过,皓月,连同天空、星星、云彩,至多加上一些来自神话的意象,如嫦娥、吴刚、玉兔,元素有限。千古高手苏东坡的《念奴娇·中秋》只写到这份上:“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迟子建在张家界的一天夜里,我非常迫切地想独处一会儿。于是朝一片茂密的丛林走去,待我发现已经摆脱了背后的灯火和人语时,一片星月下的竹林接纳了我。我拨开没膝的蒿草坐在竹林里。竹林里的空气好得让人觉得上帝也在此处与我共呼吸,山涧的溪水声幽幽传来。在风景宜人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查干人与人之间,流露真情,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而大自然历来是人类最可信赖的情人。清代诗人何钱,所留诗作不多,但有一首《普和看梅云》值得点赞:酒沽林外野人家,霁日当檐独树斜。小几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年轻时读到它时,心有感动,感动在于一个“留”字。…[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白音格力山居日,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那份寂静。也不是真的静,自然有风声,有鸟鸣,有树叶摩挲声,偶尔失神间会屏住呼吸听听门外似乎有古人的剥琢声。趺坐林间,空旷幽妙,闭眼听,还能听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有水声淙淙,有人浅浅地笑。会忽然间觉得,眼前满山万朵花开,扑啦…[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曾维惠听说,住在雕花木楼上的老格格巫在散发叶子书。听说,叶子书是一部非常神奇的、充满了魔法的书。叶子书,一个充满了吸引力的名字。叶子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书里会讲些什么呢?大家都充满了好奇,都想得到一本叶子书。听说,谁想要得到一本叶子书,就轻轻地叩响雕…[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美)黄士芬世界终结后的第76年,最后一个机器人和最后一个人类在一片狂风侵袭的高原上相遇了。在这之前,最后一个机器人一直待在自己的仓库里,按照设定的程序执行任务监测地球,直到有一天,日渐衰弱的传感器突然感应到一个能量高峰。运输系统瘫痪了,最后一个机器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余静如在喀什,我看了两场走钢丝表演。这两场表演都是在我毫无心理准备的时刻出现的,一次在夜市中,一次在剧场里。我所见的第一场走钢丝表演,是在音乐声骤然停止的那一刻突然开始了。表演者是个女孩,她大约二十岁,眉眼深邃,是漂亮的维吾尔族人。她扎着双马尾辫,头发…[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冯杰饸饹母亲准备的原料有面粉半斤,水半碗。将面倒入盆里,用水和面,水温凭经验掌握。和面有个规律,母亲叫作“冬热,夏凉,春秋温”。揉光后稍饧,把饸饹床架在开滚的锅上,揪一块面搓成长圆形,为了不粘饹床孔,一头还要提前在水里蘸一下才可放入。手按饸饹床把,用力…[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雍措昨天,凹村有两家人在院墙上斗嘴。风把两家斗嘴的话刮得到处都是,仿佛满凹村都在斗嘴。一家说:“那棵树是我家的种,只是不知道哪场风或哪次水把它移到你家田坎上了。”一家说:“你让树喊你一声,我就相信那棵树是你家的种。”两家人从早上闹到晚上,风故意从早上往…[浏览全文][赞一下]
自述/楼开肇编辑/陈星民国有一位被遗忘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20世纪中国青绿山水女画家第一人。张大千第一次见到她的画时,评价是“神韵高古,直逼唐人”。她叫潘素,苏州望族潘世恩的后代,天下第一藏、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之妻。她全力支持丈夫的收藏事业,最…[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朱自清买书也是我的嗜好,和抽烟一样。但这两件事我其实都不在行,尤其是买书。在北平这地方,像我那样买,像我买的那些书,说出来真寒碜死人;不过本文所要说的既非诀窍,也算不得经验,只是些小小的故事,想来也是无妨的。在家乡中学时候,家里每月给零用钱一元。大部分…[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曲家瑞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总是梦想着快点长大。记得读小学时,常常希望一觉醒来就可以变成大人,可以自己做决定,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不用再处处被管,受限于大人。这个想法到了念大学的时候,突然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我变得不想长大,不想进入大人的世界。那个时…[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李霁野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最美的春节印象,是除夕黄昏时候天降瑞雪。我记得好几年都是如此。雪花纷纷飘落,户外没有人声人迹了,那宁静直渗进人的心灵深处。忽然爆竹声惊天动地响起来,宁静的感觉并没有突然消失,仿佛还伴着雪花欢舞,成为动与静的和谐合奏,欢乐的春节真…[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李霁野这两天又翻读哈德生的《鸟与人》,在第二章中他谈到,他让格雷在讲演中说,对于禽鸟的喜爱、欣赏和研究,比在许多人的二道手兴趣和习惯的娱乐中,有更新鲜、更欢快的乐趣;叫着禽鸟的快感比其他任何欢乐都更为纯洁而持久。这几句话引起我颇为愉快的回忆。在我故乡老…[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孙犁自太史公自叙,谈到游览名山大川,对于作文的帮助,以后苏子由又加以发挥,就渐渐演变成一句通俗白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写好文章。其实,太史公游览名山大川,是为了观察地理形势,听取口碑,搜集史料;苏子由游览名山大川,则是为了开阔胸襟,揽今怀古,以增…[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苇岸踏上嘉荫的土地,我便被它的天空和云震动了。这里仿佛是一个尚未启用的世界,我所置身的空间纯净、明澈、悠远,事物以初始的原色朗朗呈现。深邃的天穹笼罩在我的头顶,低垂的蓝色边缘一直弯向大地外面,我可以看到团团白云,像悠悠的牧群漫上坡地,在天地的尽头涌现。…[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彭程悖论常常反映事物的本质,世界的真正的模样。庄子笔下的樗树,树干臃肿,枝条卷曲,完全不合乎工匠的要求,因而得以免遭斤斧,自由生长。格拉斯的《铁皮鼓》中的主人公奥斯卡也正由于是鸡胸驼背的侏儒,才在二战的炮火中成功地躲过了好几次性命之虞。有一天我忽然想到…[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无垠大黄蜂,又称胡蜂或马蜂,在我国分布很广,湘北、湘南均有它威武的身影。成年的大黄蜂个头儿是普通蜜蜂的3倍以上,性情粗野凶猛,单个的大黄蜂1分钟能杀死40只蜜蜂。它们在组织攻击前,先派一只大黄蜂进行侦察,当发现目标后,马上进行锁定——分泌出一种信息素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赵丰少年时记住了一句歌词:“风从远古来,你在何方?”远古,我期盼那样的意境。从海面上迈着舞蹈家的步伐,踏浪而来的摇滚少年,在空旷的舞台上放纵着一种激情,还有孤独。梦中,那少年依稀是我自己,摇滚着风走回远古。我随着风儿走出屋。风儿去哪儿,我便去哪儿。这不…[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