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50836
    2023-11-09
  • 文/(英)克里斯蒂娜·兰姆·小链接·清晨,女人们出来埋葬她们的孩子,那些小小的身体早已僵硬如冰。这是深冬的阿富汗,一张薄薄的塑料纸是孩子们抵御寒冷的唯一“武器”。每晚都有几个孩子在睡梦中死去,在他们短短的一生中或许从没体会过温暖的滋味。这样的故事令人心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1143
    2023-11-09
  • 文/武志红对于总是在奉献的羔羊,我们会有意无意地推动它走向这样一个结局:彻底为自己献身。因为它此前的奉献是如此之重,我们已无法承担。所以,在文艺作品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局面——勇于献身者,最后的结局常是彻底献身。忠诚的爱——你就要甘愿做我的炮灰许多人会感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1251
    2023-11-09
  • 文/张燕青教师品读/名片夹/张燕青,女,汉族,训诂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曾获得多届“语文报杯”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第五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课例评比一等奖。当哈桑微笑着说出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时,无数读者被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1833
    2023-11-09
  • 文/易中天秋冬之交,是菊花的季节,那就来读两首唐诗。第一首是白居易的: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这首诗风趣。他说,满园的菊花金黄,只有当中一小丛雪白如霜。这就好比老人白发苍苍,却走进了年轻人的欢场。郁金黄,是金桂…[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1952
    2023-11-09
  • 本期嘉宾:毕飞宇本栏主持:权蓉他的用意一目了然了,所有的抒情和诗意都在为小说的内部积蓄能量,就是为了撞击“老爷”那座冰山。这个撞击太悲伤、太寒冷了,是文明的大灾难和大事故。——毕飞宇《故乡》的故事极其简单,“我”回老家搬家,或者说,回老家变卖家产。就这么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2002
    2023-11-09
  • 文/(俄)弗拉基米尔·科利别里新年过后,天气渐渐转暖,我们鼓起勇气登上阿穆尔河堤岸。那里生长着一棵我们喜爱的树——爆竹柳。当柳树还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格外注意它,关心它,眼看着它从幼苗成长为大树。它位于林间小路旁,远离其他的柳树,因此从远处就能够看到它。现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2004
    2023-11-09
  • 文/江弱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声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2027
    2023-11-09
  • 文/鲍尔吉·原野花日村在大雁山的后边。“花日”就是花儿,蒙古语“花”的音译。蒙古语中,“花日”是花,“讷日”是名字,“觉日”是画,“怒日”是脸蛋子,“夏日”是黄,“穆日”是脚印,“海日”是珍惜,都好记。为什么叫花日村?我问吉雅泰。花日是外号,这个村的人爱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2185
    2023-11-09
  • 文/祁云枝在人类的眼里,植物世界是平静温顺的,仿佛所有的绿色生命,都习惯于默然顺从和逆来顺受。它们,是我们眼中的弱势群体,一直处于“失语状态”。然而,当你熟悉了一种植物,你就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有多幼稚。植物比我们早几百万年来到这个世界上,它们看星星、看月亮,…[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2278
    2023-11-09
  • 文/余秋雨1直到今天,谢晋的小儿子阿四,还不知道“死亡”是什么。大家觉得,这次该让他知道了。但是,不管怎么解释,他诚实的眼神告诉你,他还是不知道。十几年前,同样弱智的阿三走了,阿四不知道这位小哥到哪里去了,爸爸对大家说,别给阿四解释死亡;两个月前,阿四的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2315
    2023-11-09
  • 文/朱鸿召住进一处小院,结缘一片菜地,时节在流转,生命有轮回,我得以重新体验感悟传统文化中的学术精神。第一次种香莴笋,春天温暖,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小苗茁壮成长,转眼之间就窜到近一米高。赶紧砍倒了,准备凉拌着吃,却发现——怎么这莴笋长得像竹笋,大拇指粗,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2359
    2023-11-09
  • 文/韩松落这才是《都挺好》成为社会性话题的原因:它击中了当下人们的痛点,却没有停留在痛点;它看到了人们生活里的阴影,却没有纵容人们在阴影中自恋自怜;它试图把“人和人的关系”变成“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关系”。电视剧《都挺好》中有个情节,苏明成打伤了亲妹妹苏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2407
    2023-11-09
  • 文/(英)毛姆四点五十五分,康德的仆人准时叫醒他。五点,他穿着拖鞋、晨衣,戴着睡帽,坐在书房准备吃早饭。他的早餐包括一杯淡茶和一烟斗烟。接下来的两小时他准备早晨的讲课。他讲课的课堂就在他家的底楼,七点开始,到九点结束。他的课大受欢迎,如果你想抢个好位置,非…[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2449
    2023-11-09
  • 文/方英文我的书房处在一个大深坑里的二层楼的底层中间。这排房子东西走向,阴暗潮湿,底层的居民多半都患上了关节炎。尤其是四周的楼房冲天而起之后,这排房子几乎再也见不到阳光了。这样倒也有个好处:门庭冷落,安静自在,是个读书写作的绝佳境地,只是白天浪费些电而已。…[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2505
    2023-11-09
  • 文/权蓉这里说的寄,不是邮寄递送,而是托养。至于狗,也不是什么名贵品种,就是家里看家的土狗罢了。新一年,某家的人决定离开乡里去别的地方讨生活,就把狗给寄养出去。孩子托给谁,家托给谁,其他的畜口托给谁,都要考虑。猪鸡牛鸭这些都可以卖了,狗却不能,和孩子一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2539
    2023-11-09
  • 文/王剑冰1大龙山,你在中原隆起,绵延无限远,我看不到你的尽头。在你的脚下,人们利用你特有的土质,燃烧起一条条火龙,火龙里诞生了奇妙的钧瓷。我来的时候正是深秋,山上依然蓬勃葱茏,各种巨石鳞片般闪露在阳光下。我想不明白是怎样的一种土,千年不尽,支撑了炉灶里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2485
    2023-11-09
  • 文/刘汉斌日暮时分,飞驰的列车一路向北,齐刷刷的玉米顶着众星捧月的雄穗列队相迎,夜色便在飞奔的玉米林地里渐渐地浓了。车窗外,隐于夜色的地方便是荒野,铁道两边的玉米饮着浓浓的夜色完成后熟。天色渐明,晨霭中,玉米全都黑着脸膛立在山野里。列车飞驰整整一夜,我从梦…[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2481
    2023-11-09
  • 文/任随平“笺”本指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一想到这雅致的“笺”,便让人心生怜惜,不忍释手。遇到三月的桃花,一朵朵、一簇簇地醒在枝头,粉嘟嘟地跃入眼帘,便有了这桃花笺。桃花笺,是大地写给春天的信笺。赏桃花,不论晴日,还是雨落朦胧,都好。开在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2443
    2023-11-09
  • 文/蒋子龙我生在沧州农村,上学读书后才知道,《水浒传》里的野猪林很有可能就是参照我们村东的那片老林写出来的。里面什么稀奇古怪的老树都有,粗如磨盘的、弯似龙蛇的、高入云表的……遮天蔽日,阴气森森。老林里有碗口粗的蟒蛇,狐狸、兔子也很多,唯独没有人看到过野猪。…[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2474
    2023-11-09
  • 文/姜华骡马市骡马的叫声,被一群西域胡商牵走了仅余一地骚味,被成吨的水泥和高楼屏蔽夜晚,有十万头牲口的嘶鸣声、奔跑声闯进大唐的梦里如果有足够的银两和时间我想买一匹快马,去采摘一片月光谁在城墙上吹埙,超度那些远去的亡灵竹笆市一根竹子把锋芒,戳进冷兵器时代我听…[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