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珍美也好,不美也好,总有些东西是镜子无从了解,而只有自己知道的。我学会坦然面对任何一面镜子,接受任何形态的镜中人,也学会面对这个遍地幻象的世界。一我一生之中最频繁照镜的一段时光,是在25岁至27岁之间。那几年断断续续地在学弗拉明戈舞,因为受我喜欢的女…[浏览全文][赞一下]
漂亮的人在知道自己漂亮的情况下是不是每天乐开了花?咕咚:让我思考一下。请问,月薪多少?同事同学关系如何?买房了吗?在什么地段?车是什么牌子?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夫妻感情怎么样?什么时候生孩子?要二胎吗?孩子学习成绩好吗?老人身体还硬朗?投资涨了跌了?体检结果…[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权蓉日子么,就要自得其乐。像蚯蚓给自个儿截成九段,凑两桌打麻将的,还有一个端茶倒水的。01老师说:春天了,咱们写篇作文吧。于是,开头一水儿的全部是:春天到了,燕子飞回来了。老师问:燕子在哪儿呢?我们一同指指窗户外头在乒乓球台上蹦跶的一群小鸟。老师鼻子都…[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戴望舒谁家动刀尺?心也需要秋衣。听鲛人的召唤,听木叶的呼息!风从每一条脉络进来,窃听心的枯裂之音。诗人云:心即是琴。谁听过那古旧的阳春白雪?为真知的死者的慰藉,有人已将它悬在树梢,为天籁之凭托——但曾一度谛听的飘逝之音。而断裂的吴丝蜀桐,仅使人从弦柱间…[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林特特购物时,我一向犹豫。只一次,为书房配置家具,在宜家,我手挥目送,无论桌、椅、书架还是沙发,我均扫一眼便确定哪款我要买下。木制的全部枫木色;沙发套要暖色系,有花朵图案;台灯的灯柱雕花,灯罩的颜色是淡淡的红。家具按我的设想买齐。而后,我和老公坐在某个…[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张小娴有时我觉得很奇怪,许多女孩子和男孩子都问我:“怎样可以忘记一个人?”人本来就是最善于忘记的动物。你根本不用害怕自己无法忘记一个人,当然,你不会完全忘记他。到了后来,你的记忆里,只有往事的轮廓,细节已经模糊了。你记得两个星期前的周末,自己在哪里吃饭…[浏览全文][赞一下]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译文:幽幽沼泽仙鹤鸣,声传四野真亮清。深深渊潭游鱼潜,有时浮到渚边停。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耿立在叫陈家的村子的村边,我看到远处白鹭飘起。不是一只,而是一群。一个家庭?一个组?一个公社?这才是乡村的标配。它们在烤烟田飘过,在熟了的油菜花田飘过。我喜欢水田里的白鹭,它们单腿直立、遗世独立,在守株待兔。我喜欢古诗里的白鹭,无论老杜的,还是李清照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汪曾祺偶然一瞥,如电光石火,一眼万年我在祖母的首饰盒子里找到了一个琥珀扇坠。琥珀是透明的,从外面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有一只小黄蜂。触须、翅膀、腿脚,形态如生,好像它还活着。祖母说,黄蜂正在飞动,一滴松脂滴下来,恰好把它裹住。松脂埋在地下好多年,就成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鲍尔吉·原野静下心,感受力量的强大以及温柔教我太极拳的老师批评我打拳没力量。我攒上劲儿再打,他说那不是力量,是架子,让我放下架子。我放下架子,身上如糖稀一般没了力量。老师说,做单杠引体向上、支双杠、摔跤,用的都是蛮劲而不是力量。我问老师力量是什么?他说…[浏览全文][赞一下]
宋·晏殊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瓦当世上的万物,连枯枝败叶都是好的今天,我看见了两株腊梅。不是一株,不是三株,也不是一万株,恰好是两株。不是黄色,不是白色,恰好是紫色。不是含苞待放,不是落英缤纷,恰好在盛开。尽管别人也看见了它们,但它们既被我看见,就有了属于我的意味。我把我的喜爱添加…[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刘墉别怕失意,那也许会成为我们登上高峰的助力常听人说:“大器晚成。”这句话实在是值得深思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甲乙二人同时大学毕业,甲因为才能出众,甫离校门,就被某单位高薪聘请,多年后升职成了小主管。乙因为才华平平,毕业后四处寻职碰壁,赋闲甚久,于是姑…[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高三(4)班李雨桐《庄子·让王》有言:“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说的是一个人唯有拥有容纳大圜大矩的器量,方可有所成就。而一位学者更当如此,有此胸襟,才能博晓古今、通达诗书,尽显大家…[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1606班郭紫聃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只有敢于仰望星空,甘于脚踏实地,我们才能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主宰人生。仰望星空,是诗意与远方的交融。诗意是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屈原的“虽九…[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浙江省浦江中学高三(11)班)黄韫彦仰望同一方天幕,看过同一场日出,为何有人在扼腕叹息“壮志难酬,生不逢时”后就此堕落,有人却引吭高歌“生正逢时”,迎着新生的朝阳越走越远?生正逢时,从来不是对辉煌时代的赞美,而是各代仁人志士直面现实的宝贵态度。生于今日…[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山东省临淄一中初四(3)班常喆她见过许多地方的雪。离开了落后的村庄,她背着行囊,四处谋生。她见过松散的朔方的雪。在那个雪天,被无数家公司拒绝后,她拎着冰凉的公文包走在雪花飘洒的街道上。听到肚子咕咕的鸣声,她才意识到,早已过饭点。她找到一家饺子店,店里腾…[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图/魏敏整理/郭慧超一座座尘封千年的庙宇,饱经风霜的精美石雕,穿越千年却依然摄人心魄的“高棉的微笑”,孩子们纯真倔强、又略带忧伤的眼睛……这一切自然与人文的风情之美,让每一位游客对柬埔寨流连忘返。耀眼小吴哥到达一个目的地,总会去寻觅它最耀眼的地方。小吴…[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赵孟在这个衰飒寥落的季节,如果要读诗,不妨读一读李商隐的五律《落花》: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说到李商隐,我们总会想起他的《无题》和《锦瑟》,想起他用典繁富、辞藻纤秾的独特风格。其…[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崔微微/名片夹/崔微微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曾获得多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指导教师一等奖,在《语文学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编注出版国学教材《千字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