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1039
    2023-11-09
  • 摘要: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要件,也是贯穿于中华传统文明发展当中的一条主线,在传统社会中作用于社会运行的各个方面,成为维护中国文明传承的重要因子,和文化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当中,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和为贵的价值观最具代表性,由这两个维度切入研究中国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979
    2023-11-09
  • 摘要:陶渊明的归隐,是对儒家道家思想之间徘徊和选择的过程,是理想与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在天下无道,官场黑暗的现实面前,儒家固穷安贫的精神成为他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而他自然守真的追求也蕴含着深刻的道家玄学的意味。关键词:陶渊明;归隐;思想成因说起陶渊明,后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942
    2023-11-09
  • 摘要:麻九畴作为元好问在《中州集》中单独立传且收诗31首的诗人,在金代诗歌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少有学者研究麻九畴诗歌的特点以及其怪奇风格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笔者拟通过分析麻九畴诗歌内容及艺术特征考察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作用。关键词:麻九畴;诗歌分类;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844
    2023-11-09
  • 摘要:论述以高适与岑参为主的边塞诗派的主题,并以《别董大》与《《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为例,结合古诗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究。分别从历史起源、风格以及文学的角度三方面来阐述边塞的主题,通过分析作者的经历、文学作品来解释这一主题在品中如何展现以及该主题的产生原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818
    2023-11-09
  • 摘要:作为一名美籍爱尔兰后裔,奥尼尔的移民身份赋予了他独有的文化背景,使他尤为关注美国社会中作为边缘族裔的爱尔兰移民,并将他们的生存现实与精神世界纳入文本。为了尽快融入移居国主流社会,这些身处异域的愛尔兰移民普遍失去了母国的宗教信仰。信仰的缺失、道德观念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771
    2023-11-09
  • 胡杨摘要:庄子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思想巨匠,也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作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博大精深,为中国传统文化保留了许多宝贵财富。庄子人生观有着独特的内容,他的人生哲学建立在“道”的范畴之上,从以“道”为根本的宇宙本体论出发,从精神追求、处世心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760
    2023-11-09
  • 摘要: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拉开了近代化的大幕,在明治政府实施的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政策的推动下,日本迅速的走上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同样在日本明治维新后30年,以日本为蓝图开始一场改革变法之路,但是结局却完全不同,本文将以中国戊戌变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754
    2023-11-09
  • 摘要:在千百年的历史当中,人们对曹操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至今未能盖棺定论。有人极力称赞他的军事才能,赞扬他“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灭如也”[1];但也有人称他是“乘资跋扈,肆行酷烈,剥削元元,残贤害善”,[2。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不同时期对曹操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730
    2023-11-09
  • 摘要:《西游记》作为一部明朝的神魔奇幻小说,时人称之“以幻事言真理”。讲述了师徒四人历经苦难取经修成正果的故事。而“孙悟空”无疑是作者吴承恩塑造的最为成功的经典形象。作为创作者,他将内心的抱负与理想寄予这只石猴,并将其诉诸笔端构成一个完整丰沛的人物形象,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659
    2023-11-09
  • 摘要:论述以安兰德为领头人的美国文学中“个人主义精神”的主题,并以《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为例,结合文本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究。分别从人物设定、哲学起源以及文学的角度三方面来阐述“个人主义精神”的主题,通过分析主人公的经历、情感的内外在因素影响、个人精神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603
    2023-11-09
  • 苏大伟++陈瑶摘要:在年味儿渐淡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一些岁时民俗也被人们逐渐淡忘。传统年文化产品题材广泛多样、形式鲜明生动、寓意喜庆吉祥、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我们如何让年画、剪纸等的民间艺术形式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560
    2023-11-09
  • 陶丹丹++邱晔++王雪洁摘要:《申报》是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具有广泛影响的报纸。其内容丰富,记载翔实,以文艺副刊影响最大。《申报》上发表的词作数量众多且内涵丰富。本文试图从民国词的数量及内容、词作者概述以及传播介质三个角度探求和还原《申报》在民国期间刊载的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528
    2023-11-09
  • 摘要:美丑属于审美领域,善恶属于道德判断的范畴,尼采有一句经典论述“审美在此岸,道德在彼岸”明确地指出了二者的不同之处,但这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总是一起出现,如雨果在《克伦威尔序》中说道:“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405
    2023-11-09
  • 摘要:内容丰富,结构宏伟的《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为了给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意义,阿来创作了《格萨尔王》向传统文化致敬。通过叙事学角度的解读,希望更深入的了解这部同时拥有着史诗的内涵和阿来的创作灵魂的作品中蕴含着的时代烙印。关键词:《格…[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396
    2023-11-09
  • 摘要: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讲述的是发生在西班牙无名火车站的故事,以简洁的语言和简单的情节表达出丰富内涵和深刻主题,这很符合海明威以“冰山”比喻文学创作的看法。本文将从“电报式”对话方式,客观叙事角度以及丰富的象征手法三个方面分析“冰山理论”在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347
    2023-11-09
  •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说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短篇力作《试金石》的分析论述,向读者介绍其作品里出现的英雄主义主题。文章分析了作者作品中悲壮而伟大的英雄主义的来源,本质上是由于作者早年的游历经历和法学教育背景导致的。文章进一步指出,尽管英雄主义是悲壮的,孤…[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401
    2023-11-09
  • 刘晴摘要:爱伦坡在他的小说中,以一种恐怖的氛围,将人性阴暗丑恶的一面暴露在读者面前。特别是在他的小说《黑猫》中,通过描写变态的心理过程,刻画主人公残暴的人物形象,渲染恐怖阴森的氛围,围绕主人公与黑猫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内心的恐怖和邪恶,带给读者一种恐怖刺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254
    2023-11-09
  • 摘要:传统小说中,作家如上帝般无所不在、无所不知,他们用“全知视角”井井有条地组织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和相关生活片段。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派小说家之一,福克纳在其著作《喧哗与骚动》中采用多个人物视角,对核心故事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叙述。该小说分别从康普生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190
    2023-11-09
  • 齐艳容摘要:《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黑色幽默派代表作家约瑟夫·海勒的名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就像一个圈套,当时,在该圈套下被统治着的人们内心极度绝望,甚至绝望至死。本文从现代性角度入手,去分析该作品,分别是以下三个方面:黑色幽默、象征意义和人性的磨灭。通过对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141
    2023-11-09
  • 摘要: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尤其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在80年代中后期引发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寻根”热潮,以及后来的“先锋小说。”90年代至今,不少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进行魔幻现实主义写法的尝试,在范稳的《藏地三部曲》都可以找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