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7052
    2023-11-09
  • 左子涵摘要:本文从中国民间舞蹈的起源与概念着手,阐述了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概况及文化特征,并对中国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个人浅显的见解。关键词:民间舞蹈;民族舞蹈;文化类型;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J7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755
    2023-11-09
  • 赵大龙摘要:戏曲“锣鼓经”又称“锣鼓点子”,也简称“锣经”,系戏曲打击乐演奏的各种型式的泛称与统称。“锣鼓经”已形成固定规范的演奏模式,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的音响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与打法,并有严格的记谱,一般用仓、台、七、扎、冬等字分别代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764
    2023-11-09
  • 张国君摘要:中国戏曲表演的主要特点,就是善于组织程式性的艺术语言,赋予人物的音容笑貌、神情仪态乃至精神气质以鲜明的外部形象。这种程式性的艺术语言,不再是生活中表层的、非本质现象的摹拟和再现,而是着力表现那些显示本质与特征的东西。那外化、物化、对象化的手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687
    2023-11-09
  • 刘晓波摘要:二人转是东北三省共有的艺术品种,属于走唱类。初期称蹦蹦、莲花落、双玩艺儿、对口唱、双调(条)、边曲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为二人转;也叫“东北地方戏”或简称“地方戏”。是在莲花落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大秧歌、民歌、东北大鼓、对口相声、什不闲、皮…[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754
    2023-11-09
  • 金鑫摘要:戏曲“武场”是打击乐的别称,与“文场”(指乐器中的吹、拉、弹的各种管弦乐,如京剧的京胡、二胡、南弦子、月琴、笛、唢呐等)相对,各占整个“场面”(乐队的别称)的半壁江山。关键词:戏曲;武场;伴奏中图分类号:120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734
    2023-11-09
  • 徐娜娜龚静摘要:在艺术表演界中,所有的歌唱艺术者都追求以情带声的境界,黄梅戏的表演者也不例外。在进行黄梅戏表演时表演者需要对于表演曲目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能够加入自身的情感,以此来向观众传递黄梅戏中的情感。要想将以情带声完全的展现出来,对于黄梅戏表演者要求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730
    2023-11-09
  • 张艳摘要:彝族民间舞蹈文化要想在社会转型的今天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就应该对其舞蹈文化进行不断的更新,使其自身在吸收和借鉴各民族外来舞蹈文化的同时,紧跟时代的步伐,最终促进彝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本文则主要在介绍彝族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彝族…[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840
    2023-11-09
  • 聂敏摘要:在人类长久以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不同和需求不同,逐渐的有一些民风民俗被传承下来,这也充分的体现了在曾经某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而我国作为四大历史古国之一,更是具有极为丰富的民风民俗,并通过在诗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773
    2023-11-09
  • 高阳摘要:毋庸置疑黄小明是东阳木雕的领头人,他善于思考,不断创新,将东阳木雕传统技法融合哲学思想,使传统东阳木雕呈现新的活力。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传统类型的平面浮雕作品,借助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等手法,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不施深色漆,保持其格调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737
    2023-11-09
  • 朱为国摘要:中国竹笛的历史悠久,从七千多年的骨笛到殷商时期出现的音阶较完整的竹制笛,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人类科学技术与文化水平的提高,竹笛在自身及创作、演奏等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和发展。尤其是建国后,随着东西文化的交融与进步,竹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754
    2023-11-09
  • 陈浩琰摘要:在藏地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地已经形成了集以建筑艺术和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为主的造型艺术以及音乐、舞蹈、传统戏剧、语言文字、通俗文学、藏族医药、天文演算为一体的特色高原文化。其中藏地文化中最具本土代表性的组成部分就是藏地的佛教造像艺术。关键…[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812
    2023-11-09
  • 孙铭旋摘要: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乐器种类繁多,二胡因其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有着极强的表现力,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弓弦乐器,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二胡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不断发展,演奏技法日趋丰富多样。“运弓”作为二胡演奏过程中核心的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838
    2023-11-09
  • 姚廷丹摘要: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大地各个区域都具有其个性鲜明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趋势,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些别具特色的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才能让我国灿烂的传统民间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翻起一个又一个的浪花。剑河县离贵州省会贵阳往东203公里,是座落…[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869
    2023-11-09
  • 彭惠惠摘要:二胡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族乐器,它音色优美,具有非常强的音樂表现力,深受人们喜欢。二胡演奏中,气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到二胡演奏的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气息的运用,就能更好地展现出演奏者对于作品的体会感悟,更好地表现作品的内涵。然而,如何掌握气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882
    2023-11-09
  • 董越摘要:偏关县地处山西省西北角,从地名使可知大致地理位置及地域特點。偏关方言属于晋语范畴,在共性基础上彰显其个性,其语音发声具有代表性,在山西省方言中极具特色。本文主要从偏关县的地理环境、方言概况、声母发声等方面来分析偏关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对比中声母发声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846
    2023-11-09
  • 林彩霞摘要:“星腔”是广东粤曲平喉唱腔中流传最广、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星腔”四代传人的演唱,对“星腔”的行腔手法、以及发声、吐字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星腔”运用了高密度添加音符的行腔手法,而这种行腔手法被大量地运用在“星腔”作品里。同时结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842
    2023-11-09
  • 李刚摘要:岭南地区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潮州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上积淀非常丰厚。其发展与传承对中华民族音乐发展十分关键。能够推动潮州音乐文化产业,且对于推动与传承潮州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分析了潮州音乐的特点并根据我国当前潮乐文化发展中的不足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823
    2023-11-09
  • 王卿蕾摘要:高安道情是江西省宜春地区高安市的一种汉族说唱艺术,用高安方言演唱,颇具地方特色。它源于民间盲艺人走街串巷行乞时所唱的渔鼓。2018年1月,笔者有幸采访到了高安道情传承人金世凤老人,了解到高安道情在传承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关键词:高安道情;现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840
    2023-11-09
  • 梁世甲摘要:环江毛南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环江毛南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毛南族群众在新环境下的文化自觉是推动其传统文化变迁的内在根源。群众参与、政府推动是毛南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键。关键词:毛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835
    2023-11-09
  • 程荣摘要:中国音乐史学的应用对于民族音乐有着一定的启发作用,实际上,音乐史学同民族音乐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前者的时间概念相对而言比较固定,而后者作为一种学科而言,仍旧具有发展和完善的空间。本文从四个方面,研讨了中国音乐史学应用在音乐音乐学中的研究方式,以期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