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7364
    2023-11-09
  • 付旋摘要:在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下,各地方政府开始重视起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巴陵戏则是湖南岳阳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本文从巴陵戏的发展过程出发,分析了巴陵戏的发展现状和保护巴陵戏的方式,供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业的工作…[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395
    2023-11-09
  • 于晓丽摘要:杂技表演随着杂技艺术的发展愈加成熟,越来越倾向于挑战人体的极限,与此同时,杂技技术的要求也更加高,杂技表演的难度不断提升。作为杂技演员,在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成为优秀的杂技艺术表演者。本文通过分析优秀的杂…[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441
    2023-11-09
  • 章慧昕摘要:《仿唐乐舞》在我国传统舞蹈文化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众多人的认同和青睐,并且还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褒奖。文章针对山西《仿唐乐舞》的创作依据进行了分析,并探析了山西《仿唐乐舞》古典和现代的融合以及实践,以供参…[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464
    2023-11-09
  • 徐速摘要:二人转来自于民间,又流传于民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以土香土色、载歌载舞、化出化入、灵活轻便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人们称它为“唱得好听,舞得优美,逗得风趣,扮得逼真,绝活精湛”。二人转之所以久盛不衰,其主要魅力,在于雅俗之间。雅中有俗、俗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194
    2023-11-09
  • 冯华摘要:自古以来,人们以舞蹈传递感情,表达内心深处的呼声。加以音效或道具,使舞蹈富有力量感与动态美。藏族,我国几大少数民族之一,地域面积最为辽阔,历史悠久,环境复杂。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具有特色的民族舞。在这里,藏民把运动与舞蹈融合在一起,交相辉映。关键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194
    2023-11-09
  • 钟国富摘要: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鄂伦春族一直以来都具有较为明显的民族特色,在族内到处涌现着一片大好的艺术风采,尤其是鄂伦春民族的能歌善舞,更使得其风土人情显示出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势,这就为鄂伦春民歌的传承带来了积极有效的助推力。虽然不同民族呈现出了个性化的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187
    2023-11-09
  • 肖露摘要:挫琴从古至今的发展,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悠久的历史和传承与保护至关重要,继承人赵彩云和赵兴堂为挫琴的传承和保护献出一份力量,保存民间这一笔宝贵的财富。探讨挫琴与二胡的外观、音色、演奏方法等异同,对比挫琴和二胡右手持弓的异同,对挫琴和二胡两…[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237
    2023-11-09
  • 夏学颖摘要:景德镇窑以“青白瓷”而闻名于世。青白瓷的造型与装饰相结合,简洁秀美,平淡而不凡,具有别具一格的美感。青花为元代景德镇瓷器的创新品种,创烧于元代时的景德镇窑,其色彩青得翠蓝,取得了极佳的装饰效果。明、清两代景德镇瓷器曾大量出现婴戏纹,在中国陶瓷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326
    2023-11-09
  • 马亚美+杨璐+蒋钦允+龚心叶+郑倩雨摘要:本次科创项目“扬州早茶文化研究”以丰富多样的扬州早茶为出发点,以通过扬州历史资料、当地扬州人访问、网络查询等多种途径了解到的有关扬州及早茶背后的历史背景为第一线索,以通过小组成员深入寻访早茶店来往食客、工作人员、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334
    2023-11-09
  • 王广宝摘要:应用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元素不宜直接照搬现成的美术作品形式,针对不同的设计服务对象,这些元素也要经过筛选、提炼、加工,再造出适合设计使用的应用元素。这也是该领域实际设计应用的第一步。关键词:平面设计;民间美术中图分类号:J51;J0文献标识码:A文…[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368
    2023-11-09
  • 李湘珍摘要:戏曲艺术是中国的国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中国戏曲艺术之中花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行当。按照戏曲表演的角度来区分,花旦主要饰演的都是年轻貌美的女子,其人物性格以泼辣放荡著称,在穿着方面花旦这种行当也大都选择的是一些非常艳丽的服饰,所以说充分体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385
    2023-11-09
  • 邝妮摘要:北海咸水歌是数百年来流传在广西北海疍家人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民间歌曲,疍家人的海洋生活特点和方式在歌曲中得到了体现,歌曲反映了疍家人的生存变迁,展现了疍家人的心理活动与精神追求,是广西海洋文化的人文表征。咸水歌的艺术色彩浓厚,现阶段风格逐渐演变,有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497
    2023-11-09
  • 马睿思摘要: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和社会文化多元化等多重因素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前景不容乐观。河北省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长信排鼓”作为邢台市桥东区的唯一一项省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517
    2023-11-09
  • 郑学才+彭西西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推动下,新媒体技术的全球化、全民化、网络化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了。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南路壮剧的传统传播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为南路壮剧的传承创造了机遇。南路壮剧是桂西南民间的艺术魁宝,如何保护并传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542
    2023-11-09
  • 韦雅青+黄必睿摘要:民间春榔舞是扎根在我国广大农村的一项传统体育民间舞蹈,系壮族民间舞蹈,主要流行于红水河畔广西东兰县的壮族乡村,是最初的原始体育雏形之一。广西东兰县中春榔舞祭祀活动已经由纯粹的祭祀与娱神活动开始过度成为带有娱乐性质的祭祀民俗活动,而后演变…[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731
    2023-11-09
  • 杨勇波摘要:“喜相逢”纹样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符号,追溯其产生的根源可至原始社会彩陶纺轮中的“双鱼”架构。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感官体验角度探究,发现“喜相逢”源于自然万象的抽象和对生命发展的期盼,它和人类思想观念、崇拜信仰以及审美体验都能关联起来。关键词:喜相逢…[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553
    2023-11-09
  • 郭子超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悠久的国家,北宋著名历史文学家苏轼受道家、儒家、佛家三种文化深厚影响。从而对人生观、价值觀、和世界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在这三种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人生境界。随着苏轼的文化底蕴加深,对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624
    2023-11-09
  • 王若萌摘要:中国古代铜镜由龙纹与虎纹形成的一对组合图案,主要出现在东汉时期。东汉龙虎铜镜中的龙和虎围绕着镜钮缠在一起,这种纹饰的铜镜成为东汉龙虎铜镜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东汉龙虎铜镜的一大特色。在这类龙虎交织在一起的龙虎铜镜中出现了一系列饰有雄性生殖器的龙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626
    2023-11-09
  • 张瑞婕摘要: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由于思想文化领域发展得宜,陆续出现了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百家思想个成体系,互与争辉,其中以儒道两派为主要代表。儒教入世,道教出世,二者思想引导了不同风格美学表现,是构成中国古典美学最初的两大重要支柱,尤其是道家美学观,对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652
    2023-11-09
  • 张悦摘要:蒋兆和是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他的代表作《流民图》是中国写实主义人物画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流民图》打开了中国写实主义人物画的大门,西方造型艺术,中国的留洋派理论以及自身的坎坷经历使蒋兆和选择了写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本文以《流民图》…[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