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5303
    2023-11-09
  • 毛晨丹摘要:随着当前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已经不再单纯的满足于物质文化生活,开始逐渐重视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性。因此艺术在这一条件之下得到了一定的生机与活力。而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艺术的形式和特点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于人们的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256
    2023-11-09
  • 程伟摘要: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在长时期发展中形成的反映本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是由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风俗习惯、艺术传统,以及共同的心理状态、审美观点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由于一个民族具有相对固定的居住范围,因此美术的民族风格与地方风格具有一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204
    2023-11-09
  • 李旭阳许慧清摘要:中国的陶瓷历史源远流长,陶瓷制作精美,闻名世界。瓷器是贯穿中国历史的伟大发明之一,具有重大的世界影响力,“瓷器”与“中国”的英文同为“China”,这也充分说明中国陶瓷的影响力完全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但回首近代,与国外相比工业陶瓷的迅猛发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211
    2023-11-09
  • 朱冉摘要:设计是指有计划、有目的性地对某一活动进行策划的过程,设计写作也是设计思想的一种表达形式,借由设计写作这种形式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定的设计问题,根据上文中我们对写作思维的定义,我们对设计写作思维的定义是:设计写作思维是应用于设计写作、设计研究活动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654
    2023-11-09
  • 周畅摘要:本文通过对喜剧与悲剧的概念界定分析,根据喜剧中悲剧性的表现方式来论述喜剧审美范畴中的悲剧因素。以人物命运的悲剧,结局的悲剧,悲喜剧的融合来展现喜剧审美范畴中悲剧因素“笑中带泪”的美感。无论是崇高的美还是优美,是以丑衬美还是毁灭之美,喜剧的审美范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252
    2023-11-09
  • 王玮摘要:对艺术尚未形成敏感度的人来说,现当代艺术是抽象的、令人费解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当代艺术在展览、收藏中的热度愈来愈高。或许大多数人对艺术作品的惯性思维导致其对当代艺术存在着一些“偏见”,而展览就是既能消除观者心中疑虑,又能体现艺术家观念的最佳方式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299
    2023-11-09
  • 张林楠摘要:艺术存在于场所中。古往今来,这个事实构成了无数艺术品产生的美学影响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当代艺术涉及的范畴中,对“场所”的表达是艺术家热衷的主题之一,通过对作为当代艺术主题“场所”的界定,结合现代人的心理境遇,分析“场所”在当代艺术中的表达。关键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236
    2023-11-09
  • 刘艺摘要:美术的功能问题,即美术对社会生活、对人民群众发挥什么作业,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对美术的审美的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等作何种理解,这不仅是一个美术理论问题,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美术创作。我们认为美术的功能不能离开审美作用来谈,审美作用是美术的首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237
    2023-11-09
  • 孙小睿摘要:在影视、文学、绘画等所有的艺术作品中,典型与意境都是重要的表达方式和手段。如果说典型是在叙事性艺术中随着情节的展开和矛盾冲突的推进逐步形成的,那么意境则是在空间性艺术中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营造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而形成的。关键词:典型;意境;共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668
    2023-11-09
  • 夏学颖摘要:磁州窑作为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金时期,各窑系都大量使用绘花、刻、划花、印花等装饰技法在瓷器上绘制婴戏纹,其中磁州窑白地黑绘婴戏纹最为生动、传神。磁州窑系的婴戏纹常见的内容有池塘赶鸭、逗鸟、蹴鞠、捶丸、…[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685
    2023-11-09
  • 刘慧霞摘要:如今,舞台服装正以一种国际化的理念并很好的结合中国特色,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逐步深入到每一场演出中,这种认识随着高科技元素的舞台美设计,经过一定的积累,拓展和创新,正在蓬勃的发展,舞台服装设计的发展对服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持续延续着。关键词:舞…[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745
    2023-11-09
  • 季熊郑绍江摘要:寺院景观作为佛教美学的典型,是研究佛教与美学及艺术的最佳契合点。本文重点对云南上座部佛寺景观的功能及美学特征进行研究,以便使此类文化景观在传承过程中更好地保留其本来面目。关键词:上座部佛教;寺院景观;美学特征;意境中图分类号:TU252文献…[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719
    2023-11-09
  • 程仁君摘要:在小说中运用衬托手法往往能够使得小说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让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表达更加强烈,可以更加有血有肉地表现出关键人物甚至是次要角色的个体特征,使得任务形象更加丰满,让读者能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更加清晰明了。本文主要从衬托手法在小说中如何刻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757
    2023-11-09
  • 彭娟摘要: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的主旨在于回答了艺术为什么会有一部历史。作者改变了我对一些关键性问题的理解,贡布里希在论证中广泛地涉猎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和许多现代科学的分支,使其论题不仅具有渊博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获得了某种科学的精确性。时至今日,《艺术与错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694
    2023-11-09
  • 李骋昊摘要:《长恨歌》这部作品的主人公王琦瑶是上海女性的代表,她集中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透过王琦瑶的整个人生轨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独特的上海女性世界。本文采用举例论证的研究方法,将从内心世界、生活态度及精神追求三个方面深刻挖掘王琦瑶形象背后隐含的女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695
    2023-11-09
  • 翁培摘要:中越两国在地理上相互连接,水路陆路贯通南北,在古典文化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越两国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诸多的文学文化因素早已深深地植入越南人民的观念、生活、乃至创作上,慢慢变成了其一部分不可分割的内容,中国的古典诗歌也对越南的古典汉诗的创作有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612
    2023-11-09
  • 钟燕摘要:《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丁玲重要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我”到霞村休养时的见闻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以身体为革命作出贡献却因次被村民们蔑视的女性贞贞,贞贞形象蕴含了作者对封建贞节观的批判以及对革命女性的处境的思考。2003年,导演乔梁以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638
    2023-11-09
  • 魏新敏摘要: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的首要职责。新闻采访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问题。记者只有在深入采访、了解事件全貌的基础上写作,才能创作出高质量、高水平、有深度的报道。笔者试图通过前人实务研究,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阐述记者采访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558
    2023-11-09
  • 王永成摘要:新闻就是让人们能够知道自己应该知道,想要了解的大事小情,新闻播放出来的效果与采访过程中的工作是否准备好有很大关系,并且新闻的要求最基本的就是准确报道,深挖层次,因此对于采访的过程一定要准备充分,谨慎思考可能影响到新闻质量的因素。关键词:采访技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606
    2023-11-09
  • 杨曙光摘要:勇气和信心是表演工作的基础,信心加技巧方能游刃于表演工作中。塑造的角色在整部戏里的基调、作用、目的,整部戏想向观众表达什么,只有准确地掌握了这些信息,方可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就如何塑造角色进行简要的探讨和研究。关键词:演员;勇气;塑造角色…[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