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0001
    2023-11-09
  • 南鸥近几年来,“当代乡愁”“后现代与城市进程”“生存状态与生存心理”“当代田园诗歌”“生态诗歌”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诗歌研讨会上。为什么这几个关键词被人们反复研讨,在我看来这几个关键词从诗歌的角度折射了社会转型巨变的历史进程,揭示了这个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生存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955
    2023-11-09
  • [意]夸西莫多爱,以神奇的力量使我出类拔萃这两行诗的作者,是我国的一位古代诗人,莱蒂尼的雅谷波[1]。我想借用這两行诗句,作为一次颇为艰难的谈话的开篇,对一个表面上看来似乎异常明朗,实际上却相当奥秘的问题,即我的诗歌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进行阐释。“西西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888
    2023-11-09
  • 聂作平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杜甫《奉濟驿重送严公四韵》一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各色文人,其中最令我感叹的,是一个着墨不多的叫牛布衣的诗人。出场时,牛布衣垂垂老矣,…[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796
    2023-11-09
  • 仰卧。升高。移送眼睛的黑洞一道光,牽扯出体内的诸多叛逆机器的呻吟,停留在阴影部分需要另一束光解剖,求证已有面积以及未来的扩张性重复的机械运动,仪器麻木了患者疲惫了报告单湿润了几分钟之间的仰卧整个世界都横着站在对面不说一句话推荐语关注、书写生活是诗歌的责任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689
    2023-11-09
  • 曾跃红磕着长头用身体接受每一寸土地的相问冈仁波齐的山有低过地面的深沉那些满鬓的血和尘埃生长慈悲在神山上如雪一样经年不化大昭寺的台阶光滑得像天堂之镜而佛说你还未抵达推荐语《朝圣》短小精粹,肃穆纯净,诗人以敬畏之心颂扬了千年来无以计数的虔誠朝圣者。起首直接切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601
    2023-11-09
  • 先是火葬人们伐倒树木搬走巨石为它准备一块地皮接着天葬人们把它卸成小块每一个用来连接孩子的脐都被精心保留然后是土葬人们挖坑小心翼翼地把它埋进去放上寒酸的陪葬品填土种植土豆的地方像一块公墓统一在冬天下葬来年冬天齐刷刷立起墓碑后来长满鲜花和绿树这些土地最后埋葬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544
    2023-11-09
  • 张丹无论世界多么毁坏,人,都要穿过雨。用目光,或脚步,到天幕下。雨正钻出宇宙,演出魔术。星球包裹成泡泡,植物欢爱般延长。雨降临了语言。一首污泥混杂的好诗,从纯诗中逃逸。魔术不在真相起源,而是生活混进了人生,扰乱了一切观看和表达。雨从未停止挥洒技巧,直到万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579
    2023-11-09
  • 龚锦明夜鱼所有的诗歌都指向存在本身,在场、及物、深入,在现实和回忆之间穿梭,在蒙太奇般的文字影像中生成一种“历史与当下”的交互性结构。这种结构的文本呈现的意象通透、凝练、丰满,展现的场景细腻、深刻、如梦如幻,达到了词与物、词与人的高度共振,从而为我们提供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510
    2023-11-09
  • 赵卡蒋雨含是内蒙古少见的能持续36年写作的女诗人,就这个写作的时间长度而言已经表明了她作为一个诗人的庄严性。从蒋雨含写下的第一首诗开始,她的声线是清晰的,她的语速是优雅的,她的音调装饰了发自内心的崇高之感,特别容易唤起聆听者的共鸣。没错,我说的是蒋雨含的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527
    2023-11-09
  • 刘继林高广梅“我从鄂东南来,生活在城市里,时常感到茫然。我离开了自己的根,但又频频回头”,熊曼如是说。作为一个从乡村走出去的女诗人,熊曼自然难以割舍对故土、故人的那份深情。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牵动着诗人敏感的神经,一经碰触,诗情便汹涌而至,于是就…[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514
    2023-11-09
  • 李浔在中国诗坛有一个常见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诗人在青春期有势不可挡的轰轰烈烈的写作气势,但进入中年之后,要么继续青春味地写作,要么因不知所措而停笔。而王竞成不同,随着年龄的増长,他的诗歌写作更趋厚重,显示出了智性的本色。本文将对王竞成近期诗歌的“中年写作”…[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507
    2023-11-09
  • 黄昌成如果说二十世纪的中国诗坛是现代抒情诗的时代,那么在二十一世纪初,在诗坛的语境蜕变与冲击下,作为新兴产物的叙述诗处于怎样的位置呢?是超越、领先、蔓延、流行,还是作为诗歌生态圈共存的一员?放眼当下诗坛,在诗歌的具体呈现上,有一个不得不承认和面对的事实,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569
    2023-11-09
  • 霍俊明一切皆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几天一直在读张天国的这本诗稿《有话要说》,我一次次与一个真实不虚的生命个体相遇,他的喜怒哀乐,他对生死的终极探询、对骨肉深情的深度描写、对事物风物的内部擦亮,都如一次次的猛烈而持续的撞击。那是黑夜里孤…[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611
    2023-11-09
  • 远人力量德里克·沃尔科特生命将不断把草叶砸进土里。我羡慕这暴力;爱情是铁。我羡慕碎浪和岩石之间的野蛮的交易,它们之间互相理解。我甚至可以理解奔跑的雄狮与惊惧的雌鹿之间的约定,她眼中含有某种对恐怖的默许。我将永远不能理解的是这只野兽,他写下一切并且自诩为生命…[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582
    2023-11-09
  • 辛泊平父亲和我吕德安父亲和我我们并肩走着秋雨稍歇和前一阵雨像隔了多年时光。我们走在雨和雨的间歇里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却没有一句要说的话。我们刚从屋子里出来所以没有一句要说的话这是长久生活在一起造成的滴水的声音像折下的一支细枝条。像过冬的梅花父亲的头发已经全白…[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621
    2023-11-09
  • 夏宏持久写作的成熟诗人,其诗作中常常会呈现出反复萦绕的一种或多种幻象,犹如人的性格、说话的语调一样,它们既是命运性的,也是出自写作者的自觉选择和营建。在柳宗宣的诗歌中,一种幻象频繁可见:生死对话。由此幻象进入他的诗歌,虽然沉重,但或可探获理解这位诗人诗写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598
    2023-11-09
  • 柳宗宣一、诗与呈现开车上山的高速路上,我想以后要和学生谈到这个话题。诗不是表现,它是呈现。最初写作者总是束缚在自我表现的套子里,急于表达自己的某个发现或者某个意念,把一个自我看得过重,在文章与诗行间不断地出现“我”。情感的表达也往往落入浪漫主义的抒写,缺乏…[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543
    2023-11-09
  • 柳宗宣沪渝道上太阳从汽车后视镜升起当你们的私车朝向老家的方向回家需趁早。晨雾在游荡乳白色横穿沪渝高速路你不得不把车速放慢它们浪荡到右侧的田野油菜花的颜色稀释成淡黄然后消散,油菜花的金黄复现车上的三个人,回忆消逝的美景你们不停地还乡,渴望着重见车载音乐不可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544
    2023-11-09
  • 童光辉诗歌是时代的号角,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文艺作品,尤其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充满激情、力量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诗歌。但当下却出现一种怪状:诗人、诗歌成了部分国人眼中戏谑、调侃的最佳对象。概因讽刺诗人总是安全的,质疑诗歌总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9513
    2023-11-09
  • 2019年5月14日至16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星星》诗刊承办的“四川新时代诗歌创作研讨会”在成都市金堂县召开,来自全省40多位实力诗人共聚一堂。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朱霖,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渌波出席活动。会议由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