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5577
    2023-11-09
  • 刘君++张涛摘要:本文从当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入手,认为物质主义潮流、功利思想、就业压力等因素造成英美文学教学陷入困境。鉴于此,本文探索在基础阶段设置英美文学课程的现实条件。关键词:基础阶段;英美文学课程;现实条件1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508
    2023-11-09
  • 摘要:“侠文化”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虽未被作为社会主流的文化现象,却也被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所推崇。在近代中国,更是由于武侠小说的盛行,侠义更是成了社会正义的代名词。可无论是古代的历史人物还是小说中的大侠,真正得以善终的往往都是功成之后选择归隐的那些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450
    2023-11-09
  • 摘要:法国的诗歌多姿多彩且变化万千,既有浪漫主义的热情奔放,也有帕纳斯派的客观冷静。而我们今天研究的象征主义诗歌则是朦胧晦涩,特立独行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波德莱尔,魏尔伦以及兰波的诗歌来探索他们的美学观。从而加深对象征主义诗歌特点的了解。关键词:象征主义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395
    2023-11-09
  • 摘要:近些年,伴随着大众传媒以及新媒体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国内地综艺节目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经历着从模仿克隆过渡到正版引进,再到自主创新的阶段转换。作为一档标榜原创真人秀节目的《花儿与少年》,召集了年龄层次、性格特征相差甚远的七位明星嘉宾自助远行,牢牢吸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369
    2023-11-09
  • 摘要:新闻报道作为大众传媒中最关键的一环,若只是一味地追求时效性与商业利益,不顾及到大众传媒对人的行为的导向性,则年深日久,人心思变,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如若真到如此境地,则悔之晚矣。关键词:新闻写作;大众传媒;行为导向人类社会在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化进…[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361
    2023-11-09
  •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语丝》的历史考察,和“语丝体”的介绍,来了解许钦文与《语丝》的关系,以及许钦文与鲁迅的关系,来探寻其创作特色,以及许钦文的《语丝》的研究和鲁迅研究中的价值与贡献,为《语丝》研究和鲁迅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现代文学增添了一抹色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305
    2023-11-09
  • 摘要:本文力图使用法理知识结合史学、及文学知识,围绕着关汉卿的元杂剧《窦娥冤》中的一些不合法理的现象,探究窦娥是否应该立即处斩,以及作者设置这样的情节表达的真正诉求,在此基础上,解读元杂剧《窦娥冤》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关键词:关汉卿;窦娥冤;元杂剧;秋后问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241
    2023-11-09
  • 冷琳摘要:中国历史上最具有重要影响的朝代就是汉代和唐代,它们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汉唐时期,发达的经济、繁荣的文化、十分便利的交通和统治政策为国际交往提供了便利。汉唐时期陆路四通八达,并且开辟了海上交通,因此,汉唐在当时世界上的声望是非常高的,一度…[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168
    2023-11-09
  • 摘要:《论语》是儒家几千年的经典著作,也是后人经常研习之作。虽然《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共同完成的,但是,其中的句子也是被后人认为是佳句,甚至奉为做人做事之准则。历代文人墨客,对《论语》的解释不少《论语集注》《论语注疏》等。但是,人们关注的只是语句的整体意思…[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064
    2023-11-09
  • 1前言随着多媒体在日常的交际过程中愈发重要,其有力地促进了多模态隐喻理论的发展及应用,从认知视角的多模态语料分析也是该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以荷兰学者CharlesForceville为代表的学者主张从图像、体姿、声音等多种媒介来阐释隐喻这一实为人类的思…[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044
    2023-11-09
  • 摘要: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要件,也是贯穿于中华传统文明发展当中的一条主线,在传统社会中作用于社会运行的各个方面,成为维护中国文明传承的重要因子,和文化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当中,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和为贵的价值观最具代表性,由这两个维度切入研究中国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992
    2023-11-09
  • 摘要:陶渊明的归隐,是对儒家道家思想之间徘徊和选择的过程,是理想与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在天下无道,官场黑暗的现实面前,儒家固穷安贫的精神成为他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而他自然守真的追求也蕴含着深刻的道家玄学的意味。关键词:陶渊明;归隐;思想成因说起陶渊明,后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943
    2023-11-09
  • 摘要:麻九畴作为元好问在《中州集》中单独立传且收诗31首的诗人,在金代诗歌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少有学者研究麻九畴诗歌的特点以及其怪奇风格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笔者拟通过分析麻九畴诗歌内容及艺术特征考察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作用。关键词:麻九畴;诗歌分类;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829
    2023-11-09
  • 摘要:论述以高适与岑参为主的边塞诗派的主题,并以《别董大》与《《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为例,结合古诗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究。分别从历史起源、风格以及文学的角度三方面来阐述边塞的主题,通过分析作者的经历、文学作品来解释这一主题在品中如何展现以及该主题的产生原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783
    2023-11-09
  • 摘要:作为一名美籍爱尔兰后裔,奥尼尔的移民身份赋予了他独有的文化背景,使他尤为关注美国社会中作为边缘族裔的爱尔兰移民,并将他们的生存现实与精神世界纳入文本。为了尽快融入移居国主流社会,这些身处异域的愛尔兰移民普遍失去了母国的宗教信仰。信仰的缺失、道德观念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728
    2023-11-09
  • 胡杨摘要:庄子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思想巨匠,也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作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博大精深,为中国传统文化保留了许多宝贵财富。庄子人生观有着独特的内容,他的人生哲学建立在“道”的范畴之上,从以“道”为根本的宇宙本体论出发,从精神追求、处世心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703
    2023-11-09
  • 摘要: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拉开了近代化的大幕,在明治政府实施的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政策的推动下,日本迅速的走上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同样在日本明治维新后30年,以日本为蓝图开始一场改革变法之路,但是结局却完全不同,本文将以中国戊戌变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675
    2023-11-09
  • 摘要:在千百年的历史当中,人们对曹操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至今未能盖棺定论。有人极力称赞他的军事才能,赞扬他“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灭如也”[1];但也有人称他是“乘资跋扈,肆行酷烈,剥削元元,残贤害善”,[2。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不同时期对曹操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656
    2023-11-09
  • 摘要:《西游记》作为一部明朝的神魔奇幻小说,时人称之“以幻事言真理”。讲述了师徒四人历经苦难取经修成正果的故事。而“孙悟空”无疑是作者吴承恩塑造的最为成功的经典形象。作为创作者,他将内心的抱负与理想寄予这只石猴,并将其诉诸笔端构成一个完整丰沛的人物形象,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573
    2023-11-09
  • 摘要:论述以安兰德为领头人的美国文学中“个人主义精神”的主题,并以《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为例,结合文本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究。分别从人物设定、哲学起源以及文学的角度三方面来阐述“个人主义精神”的主题,通过分析主人公的经历、情感的内外在因素影响、个人精神与…[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社团推荐作品

社团热点作品

    栏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