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0452
    2023-11-09
  • 倪方六古代很多医患纠纷大多是“私了”,唐宋开始流行通过法律来处理医患纠纷。唐朝十分重视药事管理,《唐律》上就有处理医疗事故的专门条文,规定:凡医生为人配药,以及药局配药后,标注的药名、服法、用量以及禁忌等事项不规范而造成患者死亡的,判有期徒刑两年半。或许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503
    2023-11-09
  • 倪方六医生收受“红包”如今广受诟病,这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古代,医生收“红包”则很正常。“红包”是古代医生主要收入之一,给医生送“红包”也是古代患者求医的传统,即便皇家也不例外。当年唐高宗李治“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请来不少名师,用了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483
    2023-11-09
  • 倪方六近年来,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已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在古代中国,因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同样层出不穷,有的医生甚至被病人家属灌粪水。古代医生对待患者讲究一个“仁”字,认为“医乃仁术”,应重视每一位病人的生命。这是古代医生的一种职业操守。光有职业道德并不能…[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566
    2023-11-09
  • 东方小四杨度(字皙子)与梁启超,有着特别的缘分。杨度在少年时因缘际会得以跟随湖南名士王闿运学习(即王壬秋,笔者曾写关于他的专栏文章《曾国藩为何弃用王闿运》),王闿运满腹经纶,长于帝王之术,悉心将平生所学教给这个天分颇高的弟子,师徒两人甚为相得,王闿运在诗文…[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559
    2023-11-09
  • 人们通常认为:如果我冒犯了谁,说了谁的坏话,阻碍了谁的事情,就会得罪这个人。这是常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遵循常理,有一些人,你没有冒犯他,没说他坏话阻碍他事情,仅仅是正常对待他,也会不知不觉地得罪他。明武宗朱厚照时期,锦衣卫左都督钱宁非常受宠,权势熏天。他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508
    2023-11-09
  • 十年砍柴欧阳修在世时,是当之无愧的士林领袖、文坛祭酒。做士林老大,单单自己地位高、有才华还不够,还得有识拔人才、提携后进的格局和雅量。在这方面,欧阳修做得很好,后世流传许多关于他的佳话,比如对苏轼的称赞:“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嘉祐二年,苏轼来到东…[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582
    2023-11-09
  • 张家玮巴尔扎克是个俗气的死胖子,每当骗到笔预付稿费,他便迫不及待去搞花里胡哨的装饰,勾搭贵妇人。同时代的诸位都觉得他没品,甚至对他推崇不已的毛姆,也觉得他虽然故事讲得好,不过文笔差。但这并不妨碍如今你在书架上放一本他的书,客人翘大拇指:有品位!勃拉姆斯从小…[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635
    2023-11-09
  • 李凤能“目不识丁”,意为连一个“丁”字也不认得,用指文盲,也用于讥讽人没有文化。语出《旧唐书·张弘靖列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曾作过秘书丞、集贤校理的北宋人孔平仲,以为“丁”乃“个”字之讹。他在《续世说》中说:一丁字应作一个字,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578
    2023-11-09
  • 述弢曾经风光一时的“收租院”大型彩塑,到改革开放年代备受冷落,甚至遭人唾弃。岂料最近突然火了起来,又是进京展出,又是国外获奖。大牌媒体积极跟进,争相报道。一时沉渣泛起,令人有“今夕何夕”之感。有人把“收租院”说成是那个时代人们的“集体记忆”,我们就来看看那…[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684
    2023-11-09
  • 南彭北纪清乾隆皇帝每年秋季总到木兰地方行围,驻跸热河,他的生日又正在九月,每年重九,一定在那里开筵庆贺。彼时,宰相大臣多半是很有学问的。纪文达公晓岚,固甚渊博,而彭文勤公云楣也不弱。一年,他们都随皇帝到热河,文勤拟撰一联上寿,借博皇帝之欢,乃撰上联曰:“八…[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830
    2023-11-09
  • 吴志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这首震撼人心的雄壮战歌,充分表达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在抗战期间流传甚广,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作为抗日救亡歌曲的典范,《大刀进行曲》吹响了全民抗日的号角,深切鼓舞了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891
    2023-11-09
  • 2013年的第一天,上映21天的《人在囧途之泰囧》突破10亿票房,业内一片哗然。在网络上,人们开始热烈地讨论“华语片的崛起”。《泰囧》这匹票房黑马,确实让我想起了当年创造票房神话的《保密局的枪声》。记得,影片1979年在全国发行上映的时候,我正在哈尔滨组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011
    2023-11-09
  • 王德民许陈静王肖潇50年前的5月1日,《毛主席语录》正式出版,因大多采用红色塑料封皮,被人们称为“红宝书”。在此后的十余年间,《毛主席语录》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人人都会高举一本《毛主席语录》,男女老少都会背诵其中段落。人们唱的是语录歌,做的是语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062
    2023-11-09
  • 范梅强讲述李肖整理小舅舅葆玖也患白喉,奶奶福芝芳一听就晕过去了我是1957年生人,生在上海马思南路87号。两岁和妈妈到北京,爷爷梅兰芳在我四岁时过世了。我一直生活在梅家,所以我这个外孙也随着其他孩子一起叫外公外婆为爷爷奶奶。梅兰芳和奶奶福芝芳共生育了9个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082
    2023-11-09
  • 郭松龄与樊耀南读毕《张作霖传》,同时参阅了多种相关书籍,这段历史与人物算是比较具有立体感地清晰显示出来。民初政局,有点像东周列国,也有点像三国,更有点像五代十国。但拿得出手的人与事则很少见,精彩程度远远不及。这是什么原因?难道真是陈寅恪所谓的“退化论”作怪…[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131
    2023-11-09
  • Violaine历史人物的传记对照起来读会有意外的发现。比如读了韩国总统朴槿惠的传记《绝望锻练了我》,再读金大中的回忆录,你会看到对同一桩事件会有不同的描述。前不久刚刚读完张新颖的《沈从文的后半生》,巧的是接下来又看到了李向东、王增如的《丁玲传》。其中沈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081
    2023-11-09
  • 章太炎:心甘情愿成为“瓮中之鳖”杜月笙虽然是上海滩黑道老大,一手遮天,但他早年却是小混混起家,没读过书。成为黑老大之后,他极力“转型”,努力实现流氓“文人化”。他要求自己手下不能再穿流氓传统的短打装扮,而要一年四季衣着整洁,说话也不能爆粗口,一定要给人以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536
    2023-11-09
  • 姜义华口述熊月之撰稿重视理论研究的“守老”复旦老师中,给我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陈守实先生。陈守实主要培养了我的理论兴趣,我称其为“守老”。复旦历史系的几老之间,他的年纪最大,守老比周谷老年纪大。他是在后来填表的时候,隐瞒了真实年龄,因为怕别人知道他和他的夫…[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317
    2023-11-09
  • 阎长贵李宇锋在地下室看管江青李:从这一刻起,您和江青的角色都发生了重大转变。马:是啊!上了车,车里一个说话的也没有,她也没问什么。车一路开,一直开进地下室,在地下室就转,转了半天。我们下车以后,进了一个房间,一看,我觉得我来过这个地方。周围都是半人多高水曲…[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340
    2023-11-09
  • 南朝宋张兴世,战功卓著,封征虏将军,官当得很大。朝廷因为他有功劳,也照顾他父亲,他父亲是个农民,朝廷给了这个农民一个待遇:给事中,即每月领一份“给事中”这样官职的薪水——过去朝廷封赏官员的家属亲戚,是明赏,这样高调赏赐一个有功之臣的家人,就为的是给天下人做…[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社团热点作品

    栏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