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8809
    2023-11-09
  • 丰家骅晋代以后,在我国文学史上,剽窃的故事代代有之,而且手法多样,有的虚冒姓氏,有的重金收买,有的哭求诓骗,有的公然劫夺,有的移花接木,有的稍加点窜……真是无奇不有,现略举数例,以见一斑。一、冒名顶替,窃人诗文剽窃是把别人作品的部分或全部窃为己有,古有“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857
    2023-11-09
  • 披露1957年7月毛泽东与罗稷南有关鲁迅的谈话,是《鲁迅与我七十年》中笔墨最少而其重要性却丝毫不减的一节文字,也是海婴先生犹豫再三而最终采取对历史负责态度的表现。既然如秋石先生所说,“文革”期间“听说过类似意思的人”就已“成千上万”,而且直到后来还在不断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831
    2023-11-09
  • 徐宗懋1947年4月至1948年4月,国民党胡宗南部队占领延安,并与解放军在陕北地区征战年余,陕北战事以胡宗南部大败告终。不过,在这过程中,国民党却意外地俘虏了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典型人物吴满有,逼迫他投降,替他写自白书,让他在南京记者会中公开认错,支持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842
    2023-11-09
  • 于是乎张铁生写在白卷上的信尊敬的领导:书面考试的进行就这么过去了,对此,我有点感受,愿意向领导上谈一谈。本人自1968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质工作。每天近18小时的繁重劳动和工作,不允许我搞业务复习。我的时间只在27号接到通知后,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766
    2023-11-09
  • 陈煜60年代,是英雄人物辈出的年代,他们作为榜样的力量,一言一行都被灌输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60年代,中国人民经历了生活的苦难———饥饿,生活必需品的极度匮乏,“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当“左”倾错误占据上风,当日常生活异化为政治生活,“文化大革命”终于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794
    2023-11-09
  • 余显斌读书之后的心,如泪洗过的良心。这话不知是谁说的,很淡雅,淡雅如一朵素白的百合花;如女人长长的睫毛上,闪啊闪着的一滴泪珠。雨洗过后的良心,我没有见过;可读书过后的心,却清晰可感。读书过后的心,该是这样的吧,如雨后早晨,山顶的那一抹霞光吧?那是怎样的一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835
    2023-11-09
  • 张治宇与刘伯承和陈毅不同的是,贺龙元帅的求学道路十分独特。他出身贫苦,从小务农,后来赶骡子运盐。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他“两把菜刀闹革命”,靠着作战勇敢提升为护国军的团长、旅长。然而,由于不识字。作战时,他只能在副官的手掌上写上“贺龙”二字,口授命令,然后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818
    2023-11-09
  • 张治宇刘伯承是我军引为自豪的大知识分子。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军事著作、论文,还翻译、校订了许多外国军事著作、文章。近百万字的《刘伯承军事文选》就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治学的见证。1927年冬,年满35岁的刘伯承被派到莫斯科红军高级步兵学校学习,此前他连一个…[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814
    2023-11-09
  • 张治宇1922年,朱德到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德国学习。组织上规定每周要学习德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当时,朱德已经36岁,语言困难可想而知。但他坚持练发音,背单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时甚至连饭都忘了吃,觉也忘了睡。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房东老太太:“这个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840
    2023-11-09
  • 张治宇陈毅元帅渊博的学识和潇洒的谈吐以及文学家天赋,给每一位接触过他的中外人士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且不论朋友还是对手,这是大家都熟知的。然而。他那勤奋好学的精神知道的人却不多。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后,陈毅受命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在敌人重重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796
    2023-11-09
  • 梁文道娱乐到底是什么?当“非典”蔓延,当战火燃起,当孙志刚惨死之后,谁需要娱乐?娱乐业又做了些什么事?大众娱乐是否只是一种资本主义的鸦片?文化工业是否又是一种维持意识形态和霸权的冷血且又可怕的武器?如果我们并置2003年全球政经局势回顾和娱乐圈的大事记。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796
    2023-11-09
  • 叶辛牛年的话题是说不尽的。写过贵州乡间的山地牛,写过西南各个少数民族独具风采的牛文化,写过自己插队岁月中放牛的经历,写过中外驰名的关岭牛,写过黔西南农民喂牛的自由方式……似乎还没有把和牛有关的话题说完。所有这些文章,都是在以往的年头用散文随笔的形式写下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854
    2023-11-09
  • 赵鑫珊等待即期待,即希望,即翘首盼望。有等待的人生比没有等待的人生要好;且好得多,好得不可同日而语,不可比拟。只有死人。只有墓穴里的一堆骸骨,才没有等待。等待原是一团生命燃烧之火。火熄了,生命也就正式告吹。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人要有居住的空间,才能安居乐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780
    2023-11-09
  • 查一路盘中之物,无论你对它微笑。还是对它苦恼,一天你必须三次面对,丰饶或者单调,这是一个人生活质量的见证。经济拮据了。肉丝切得更细,装菜盛汤的碟与盆也换成更小的。坐在餐桌边,看一粒粒饭粒,禁不住要吟一首《悯农》诗。富足的生活中,《悯农》诗拯救不了一粒米,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782
    2023-11-09
  • 刘宝宏我的解释从假设人人希求真爱开始。一个女孩子无论靓丽与否,要找个真心爱人想来是人之常情。正如一首流行歌曲唱的那样,“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实际上,女孩子择偶中普遍关注的经济条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763
    2023-11-09
  • 梅桑榆圆滑,是一种处世哲学,虽不高深,却并非人人皆可悟其精义,得其要领。因为处世圆滑,不但须要阅历与智慧,而且要有不问是非之心,善和稀泥之技。武则天大周朝宰相苏味道,因处世圆滑而博得“模棱手”的雅号,他有一句名言,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其中奥妙:“处事不欲决断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798
    2023-11-09
  • 张大春我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教过一个分辨“做”和“作”的方法。所为者。如果是个实体可见之物,则用“做”——像“做一张桌子”、“做一把椅子”之类。如果是抽象意义的东西,就用“作”——像“作想”、“作祟”。那么“作文”呢?课表上的“作文课”从来没写成“做文课…[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825
    2023-11-09
  • 欧阳翠祸从天上来1960年9月的一天。我从浦东组稿回到上海作家协会《上海文学》编辑部,刚走进编辑室。小说组副组长郭卓一看到我,就激动地对我说:“你来得正好!这里有一个重要任务。”我问他:“什么事这样激动?”她说:“我刚从(上海市委)宣传部回来,C副部长(指…[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872
    2023-11-09
  • 沈嘉禄不说太远,就以最近十年为考察范围。每年春节前夜,上海的各大饭店总是爆满,有的饭店还要翻台子。酒足饭饱之后,不少人顺便将明年的年夜饭一并预定。2008年春节前夕,正是市民采办年货的高峰。上海展览中心、光大会展中心、农展馆等大型展馆,接连推出年货大展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841
    2023-11-09
  • 耿瑛江湖会有江湖规早些年,蹦蹦艺人都要参加江湖会,像法库、新民一带几个县,就有一个江湖会。江湖会有行规,如艺人不许酗酒、不许赌博、不许在“子孙窑”演出时唱粉词说脏口等等。江湖会有个专门跑里的。负责给下边几个艺班到各地联系演出,也帮助艺班调动艺人。他手里拿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社团热点作品

    栏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