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9599
    2023-11-09
  • 张扬为《握手》平反的第一枪顾志成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革”前在《中国青年报》文艺部当编辑。“文革”中报纸停刊,她下干校,“文革”后期,借调在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1978年10月《中国青年报》复刊,她回报社文艺部。我看到她一篇回忆录式的短文——19…[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172
    2023-11-09
  • 范用得书日志十月十三日方成寄来《方成自述》,李辉为大象出版社主编的“大象人物自述文丛”之一。前收到过黄裳、邵燕祥赠送的两本自述。李辉后生可畏,仅就为出版社策划、编辑丛书来讲,已经出了好几套书。他为大象出版社编的另一套图文书“大象人物聚焦书系”,出版了近二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191
    2023-11-09
  • 庄秋水“此间今日获悉,前中国文化大学教授胡兰成,于7月25日在日本病逝。享年七十五岁。据日本共同社称,胡兰成因心脏衰竭,于25日在东京都青梅市寓所病逝。从他辞去台湾教职后。1976年回到日本。胡兰成曾在汪精卫政权中任职,中共占领大陆后,他于1950年来日本…[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498
    2023-11-09
  • 散木叶以群其人叶以群(1911-1966),安徽歙县人,笔名华蒂、以群,著名的左翼文学理论家。他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任进步刊物《北斗》、《青年文艺》等的主编。1932年,他加入了共产党,同时又加入“左联”,曾任组织部长。抗战时他是进步文艺团体“文协”的成…[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589
    2023-11-09
  • 刘超一抗战时,中国有个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有个殷福生,后来叫殷海光。殷海光在西南联大受到了中国最好的教育。殷海光年纪轻轻就已经很有些名气了。他的学问非常的好。所以不少师生都认得他。抗战前夕,还在北平的熊十力就收到了一位青年的来信。说是要从他习哲学。写信的人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530
    2023-11-09
  • 萨苏叶企孙:工资比毛泽东还高我们平常人的眼里,科学界的人在1949年后好长时间都不大吃香,至少“臭老九”的帽子是戴着的。因此,当有一位老先生告诉我当年有的科学家工资比毛主席还高,我着实是有些不能相信。然而老先生说这是事实。他还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叶企孙先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614
    2023-11-09
  • 茅青1950年时,中国掀起了“忠诚老实”运动。每人都必须将自己的隐私全部讲出来,包括政治问题也包括家庭生活。1958年4月,当时北京的各民主党派及九三学社开展“交心运动”。每人要将真实思想中对党不满的部分尽量提出来,然后自我批判,这些思想均属于“黑心”。叔…[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615
    2023-11-09
  • 海天肖炜2006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给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陈力丹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请他写一篇关于工农兵学员的回忆性文章。陈力丹利用这个机会,写了一篇文章回忆自己在北大读工农兵大学时的情形。文章写完之后。他感觉反映的情况并不十分深刻,于是他想了一个题目——《…[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679
    2023-11-09
  • 刘彬在“文化大革命”年代里。真可谓“英雄辈出”,“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治舞台上如走马灯似地不断转换着形形色色的各路“英雄”。常常今天是“英雄”,明天就成了“罪人”。于是,一些不可思议的怪事就应运而生了。这其中,有一件曾经震动国人的“英雄”事迹,颇有代…[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577
    2023-11-09
  • 李光阁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正月十四傍晚时分,水泊梁山领导班子几位成员来到了东京。宋江担任“一把手”之后就奔首都,显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私去看灯一遭便回”。这次出差,目的是想看看招安的项目能不能拿下来。尽管上年九月初九重阳节前聚会时,宋江将企盼朝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590
    2023-11-09
  • 边芸·陶遇刺一案乃民国革命党人内部的第一件凶杀案·陶成章破表敝屣奔走革命,“四至杭州而不归”·陈其美揽权起杀机,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蒋介石对陈其美素怀知遇之恩,二人结拜为兄弟·陶案后,孙中山闻讯,“不胜骇异”,“非常痛悼”·蒋介石惶恐万分,为避风头再次东渡…[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560
    2023-11-09
  • 邵景均应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做如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的重要,一样的发动广大群众包括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人士去进行,一样的大张旗鼓去进行,一样的首长负责……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摆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是一个国民经济全面崩溃…[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534
    2023-11-09
  • 刘青松这是北京电视台1978年1月21日的全部节目——18:00少儿节目;18:35电视新闻专辑《抓纲治国初见成效》;18:50故事片《六号门》;20:30《新闻联播》;20:45《国际新闻》。这份节目预告表提前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当年5月1日,北京电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502
    2023-11-09
  • 迟子建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所在目: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558
    2023-11-09
  • 请有文章被选用的作者与本刊联系(电话、信函、电子邮件均可),我们将按有关规定奉寄稿酬。欢迎读者为本刊推荐各类已公开发表的优秀文字,一经采用将支付推荐费。来稿一律不退,敬请自留底稿。一,《读书文摘》2008年精装合订本(两册)已经制作完毕,定价80元。本社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467
    2023-11-09
  • 刘二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482
    2023-11-09
  • 北平笺谱《北平笺谱》是鲁迅与郑振铎合编的诗笺图谱选集,1933年印行100部,编号出售。鲁迅和郑振铎合作,搜集北平琉璃厂荣宝斋、淳菁阁、松华斋等九家古玩书画铺所印诗画笺330余幅,其中不少是陈师曾、陈半丁、齐白石、金拱北等名家所绘。此笺中题字为“佛背坐无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530
    2023-11-09
  • 我们对西谛先生是尊敬的,是喜爱的。我们在背后常常谈到他,特别是他那些同别人不同的地方,我们更是津津乐道。背后议论人当然并不能算是美德,但是我们一点恶意都没有,只是觉得好玩而已。比如他的工作方式,我们当时就觉得非常奇怪。他兼职很多,常常奔走于城内城外。当时交…[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513
    2023-11-09
  • 季羡林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爷」。他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491
    2023-11-09
  • 从宏观上来看,了一(王力)先生和我都是从事语言研究的。解放以后,提倡集体主义精神,成立机构,组织学会,我同了一先生共事的机会大大地多了起来。首先是国务院(最初叫政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了一先生和我从一开始就都参加了。了一先生重点放在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方面。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社团热点作品

    栏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