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0065
    2023-11-09
  • 于左一一说起唐代曾经流行的玩意儿,就不能不提围棋,而提起唐朝的围棋,自然不能错过那个王积薪深山学棋的故事。有一年冬天,唐玄宗出去打猎,扈从如云,棋待诏王积薪也在其列。大队人马奔波一天,终于停下来歇息的时候,扎营的地方却地势狭窄,附近不多的几间驿馆、民屋也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994
    2023-11-09
  • 王勇“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的南京古城,我的家乡。啊,彩虹般的大桥,直上云霄,横断了长江,雄伟的钟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告别了妈妈,再见吧家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转入了青春史册,一去不复返。啊,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曲折又漫长,生活的脚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965
    2023-11-09
  • 郑重中国泉币学社第74次例会与会者在罗伯昭先生家中合影。前排左起:张伯、诸葛韵笙、丁福保、张翼成、郑家相;后排左起:杨成麟、戴葆庭、王荫嘉、张季量、陈亮声、罗伯昭、马定祥。在收藏界,钱币的收藏是最具有普及性、民间性和群体性的了。1926年张叔驯、程文龙等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126
    2023-11-09
  • 毛乐耕一个“风”字,中国的文字就能组合出许多花样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例如,按季节说,有春风,秋风;按方向说,有东风,西风;按力量说,有飓风,微风;按温度说,有寒风,热风;按性质说,有顺风,逆风;引申开去,还有阴风歪风耳边风,香风威风一阵风。甚至,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114
    2023-11-09
  • 沈宁谭鑫培:规范了老生体系,奠定了京剧格局京剧的渊源起自湖北,是由湖北名伶带入北京,创造发展而成。这是我外祖父陶希圣的讲法,他是湖北人,所以到北京之后,立刻就成了京剧戏迷。民国初年,外祖父15岁的时候,到了北京,考入北京大学预科。那个时期,皮黄和梆子,已经…[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170
    2023-11-09
  • 与齐如山是“黄金组合”齐如山曾经留学西欧,对戏剧颇有研究,一直存有改革中国京剧的念头。在看《汾河湾》之前,他对梅兰芳已经注意了很久,觉得他天赋很好,只可惜仅受过传统的师傅手把手的传授,而缺少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但他又觉得梅兰芳可塑性很强,便一心想找机会帮帮…[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366
    2023-11-09
  •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我刚九岁,上小学二年级。常听人说自己小时候如何,吹嘘童年怎么样,我是个反应迟钝的人,开窍晚,说起来惭愧,九岁以前的事情,能记清楚的竟然没有几桩。很多记忆都是模糊的,一些掌故和段子,是经过别人描述以后,才重新植入了我的大脑皮层。往事是别…[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317
    2023-11-09
  • 姜异新“平淡而近自然”1955年的大年初二(1月25日),纽约曼哈顿区八十街一座普通的公寓内,六十岁的胡适在这个全球最富庶的城市读着一本关于饥饿的故事。这已经是第二遍在看了,他看得非常仔细,不时为之动容。故事描绘的是1951年上海附近的某个乡村农民金根一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382
    2023-11-09
  • 自1993年至2003年,章含之写文章、出书或接受访问,凡提到她和我离婚那一段往事,总说是已故毛泽东主席叫她离婚的。她说毛主席批评她没出息,是这样对她说的:“我的老师啊,我说你没出息是你好面子,自己不解放自己!你的男人已经同别人好了,你为什么不离婚?你为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368
    2023-11-09
  • 身份不同,各有定点医院秦汉以降,医药事业不断进步,医在王官的制度日益完善。试以唐宋为例,作一个概观。唐代的医药行政,归隶属于礼部的祠部掌管,相当于中央卫生总署。另有隶属于太常寺的太医署,相当于中央一级的医学院,兼备医学教育和医疗组织两种功能,正如现在之医学…[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335
    2023-11-09
  • “下乡镀金”是当时摆在新三届面前的一条必由之路,虽然艰苦,但他们确实也度过了一段难忘的青春岁月。一枚珍贵的毛主席像章1966年,“文革”开始了。我们新三届当时都是二三年级的小学生,对于那场运动,不要说理解,连一知半解也谈不上。若干年后,只能从几件记忆深刻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274
    2023-11-09
  • 红宇1949年第一次去莫斯科的经历让毛泽东终生难忘,1956年,当可以公开批评斯大林的时候,他马上就想到这件事,告诉苏联大使说,“我当时访苏的主要目的就是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而斯大林却不想签,故意回避我,不见我。我往斯大林家里打电话,那边竟回答说,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236
    2023-11-09
  • 李新吴老(玉章)救了我1957年的反右派,在我的一生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若没有吴老(玉章)的帮助和保护,我必定被打成了右派,那么后半生的我将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但在吴老的鼓励下,我也积极地参加了反右派的斗争,特别是参加了反对社会学领域中的“右派”。在把费孝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192
    2023-11-09
  • 张正隆“那眼睛毒啊!”三路大军出动。担任右翼战略迂回的西路军,是13兵团的38军、39军,从常德、桃源取道沅陵、芷江,直插柳州,切断白崇禧集团西逃贵州的道路。两个四野头等主力军,一路攻城略地。10月2日占领湘桂黔三省门户芷江,4日进占靖县,突破“湘粤联合防…[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202
    2023-11-09
  • 雷达常问作家为什么写作,也就常问作为评论者的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了心灵?为了生存?为了功利?为了消遣?为了改造世界的抱负?在我看来,从来不问这个问题的人不是读书的人。凡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追问这个问题,并陷入苦恼的人,也许才是真正靠近了读书意义的人。“我思故…[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192
    2023-11-09
  • 王莎1992年12月5日我公公艾芜去世。墓址选在新都桂湖公园花木扶疏的一处开阔地,与升庵桂湖一墙之隔,古今两位文化名人毗邻而居。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大青石,雄浑而粗犷,和老人一生朴实无华的风格甚为贴近。这是艾芜铜像的基座。那么,镌刻在基座上的墓碑,请谁来题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221
    2023-11-09
  • 宗璞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小说作者不多,女作者更是只有那几个。据传当时有南茹北冯之说。我实在是高攀了。我是业余作者;而茹志娟的小说当时已很成熟,有一种特殊的秀气。一年,我陪以色列女作家露丝·乌尔到上海,见到茹志鹃,说起上海裁缝做旗袍最好。不久,她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202
    2023-11-09
  • 黄莉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手稿库珍藏着宗璞的《雪后》、《荒原梦》、《明日》、《劳动人民的儿女们——追记四妇女劳动英雄讲演会》四份手稿,这是她在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当学生时的习作,最早的写于1946年,是她入学后第一篇作文。因上面有李广田先生的批改,更显得弥足珍贵…[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091
    2023-11-09
  • 萧然香港的女富豪龚如心死了。一位研究命理的朋友说,龚是被钱压死的。说这话的理由是,法院才把巨额财产判给她,她就一命呜呼。钱是个好东西,要不怎么世人几乎没有不爱钱的?但钱也不总是好东西,它有时候也能让兄弟反目,让夫妻不和,让父子相残。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077
    2023-11-09
  • 夏元瑜半年前“华副”主编蔡文甫兄要我写《我的那一半儿》。咱不是大作家,不能见题成文,一则不会写,二则不敢写。为什么呢?诸位看官且听我道来。我生平有一美德,凡事都得先请示请示(也可以换为“商量”二字)内人,而后决定。她说:“你写个嬉笑怒骂的文章还凑合,一形容…[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社团热点作品

    栏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