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川马达马达:生于1925年,回族,安徽安庆人,新闻记者、新闻评论员、高级编辑、新闻学家。1941年2月,在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加入新四军,参加组织地方武装和民运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42年开始,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主要是报纸工作。解放前,先后…[浏览全文][赞一下]
剑夫老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放在后宫,也很贴切。后宫生存真是一门学问,我们至今仍然找不出哪怕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生存之道。美丽耶?婉顺耶?同甘共苦耶?权谋多诈耶?随遇而安耶?都是,也都不是。这就像人性,也像爱情,各有各…[浏览全文][赞一下]
1926年3月18日,数千名学生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示威请愿,政府的卫队居然在慌乱中开枪,当场打死47人,伤200多人,遂酿成“三一八惨案”。这一惨案因鲁迅先生那篇著名的《纪念刘和珍君》而声传天下。而惨案发生时,作为执政的段祺瑞正在干什么呢?我手头上有两份有…[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城外40年前,神州大地涌现一种特殊的“学校”,一批党政机关干部、知识分子等被下放到农村,美其名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40年后的今天,不少耄耋老人在后人的陪同下重访当年被下放接受劳动锻炼和思想改造的地方。这种特殊学校就是“五七”干校,这些耄耋老人就是当…[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革”初期,我从沈阳军区借调北京,当了十六个月的“中央文革”记者。我以《解放军报》记者身份,先后在南京、上海目睹并参与了“文化大革命”的一些活动。总政的借调通知1933年2月,我出生于吉林省九台县,1950年11月,从学校参军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4月…[浏览全文][赞一下]
何明罗锋1.毛泽东不满斯大林紧要关头“不让我们革命”斯大林一共给毛泽东发过多少封电报,恐怕没有人统计过。在这些电报中,有两封电报一直让毛泽东耿耿于怀,以致十多年后,毛泽东还经常提起,认为这是斯大林对中国革命做的错事。他说斯大林“整了我们四次”,其中一次就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鸣中国有半个多世纪没有正经八百地打过仗了,但兵法却异乎寻常地热,只是那些侃兵法和听人侃兵法的人们,基本上与战争无关,只是想着在商场或者官场上一施拳脚。但是奇怪的是,在这轮兵法热中,正经的古代兵法典籍并没有多少人在意,在历史上可以称之为兵法经典的“武经七书…[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绛镜中人,相当于情人眼里的意中人。谁不爱自己?谁不把自己作为最知心的人?谁不体贴自己、谅解自己?所以一个人对镜自照时看到的自己,不必犯“自恋癖”(narcissism),也往往比情人眼里的意中人还中意。情人的眼睛是瞎的,本人的眼睛更瞎。我们照镜子,能看见…[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学勇顾农人人都知道应当说真话,不要说假话,可是真所谓知易行难,在实际生活中你说了真话往往会惹出许多麻烦。中国古人特别重视盖棺论定,唐宋以下撰写墓志成风,墓志上全是好话,其中固然也有真家伙,如生于何年死于何年之类,但往往也有不少以假乱真的东西,有时甚至离事…[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建纲关于瑞典美人的神话,早已听得心向往之。来到瑞典,才知道那不是神话。瑞典真个是美女如云或者如水。宝哥哥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瑞典本就是个水做的国家,美丽的波罗的海使她处处明媚而妖娆。波罗的海中没有鲸鱼,没有鲨鱼,没有凶猛的鱼类,却有美味的大马哈鱼和美…[浏览全文][赞一下]
汤双燕南园位于北京大学中心的燕南园,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燕南园不大,一共只有十几栋建筑,既有中西合璧的独家小院,也有二层的小洋楼。每户都有很大的院子,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应有尽有。不高的围墙使燕南园成为一座园中之园,一部分墙上还有铁丝网,多多少少让它带上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南唐后主与龙尾砚南唐后主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个儿子,史称南唐后主,共在位十五年。提起李煜,我们首先就会想到那首著名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较少有人知道这首著名的词作会与一方神奇的砚台发生联系。李煜好读…[浏览全文][赞一下]
西谛的藏书北京图书馆不久就要出版“西谛藏书目”,已见预告,共收录他的藏书七千余种,还附有若干题跋。西谛就是郑振铎先生。“西谛”是他的笔名。这两个字看起来很古雅,其实是“振铎”英文拼音起首两个字母C.T.的中文译音,最初只是在《小说月报》上偶然用一下的,像茅…[浏览全文][赞一下]
谢泳一一许多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钱钟书在他一生的文字中,极少提到鲁迅,应当说,这个判断大体是可以成立的。鲁迅和钱钟书不是一代人,但因为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太重要,一切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很少有不和他发生关系的,就是没…[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苗子从30年代到80年代,在大转变中的中国社会,真是波澜壮阔,很不平凡。绝大部分知识分子在这波谲云诡的变化中,把自己和祖国人民的命运主动地、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正是这样,这些平凡的大地之子逐渐成长和成熟起来。他们受到了熬炼,从而也发挥了才智和力量,做出对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早当过北京大学英文系主任的温源宁,1934年有一篇著名文章《MrWuMi,aScholarandaGentleman》(吴宓先生,一位学者和君子),发表在《中国评论周报》的“亲切写真”栏目。劈头一句便是“MrWuMiislikenothingoneart…[浏览全文][赞一下]
晚清对敌中,有马饿死,此马即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战死于广东沙角炮台的守将陈连升乘坐的黄骝马。此马为英兵俘虏,但不接受英人之食,终日嘶鸣,以“义节之马”而为后世敬仰。又有高官饿死,此人即是叶名琛。作为晚清御敌过程中牺牲的最高级官员,叶名琛死得还是壮观的。他不食英…[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一日,在台湾成功大学附属医院,一位白发苍苍的小脚老人走完了她一百零三岁的漫长人生旅程,她就是苏雪林。她是现代文学史上迄今享年最久的作家,集作家、学者、教授和画家于一身,一生执教五十年,笔耕八十载,著述六十五部,创作二千余万字。二十世纪三十…[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南央1978年7月28日,是我人生中应该记下来的一天。在那一天,我和大姑姑、大姑爹一起,从长沙动身去看望软禁在安徽大别山中的父亲———李锐。我知道那一步一旦迈出就再也不能回头了。从那一天开始,我离开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走上了一条离经叛道、用自己的头脑…[浏览全文][赞一下]
侯会“小气”的西门庆西门庆一生赚钱无数,在短短几年间,由一个小小的药铺老板,成长为山东数一数二的大财主,家中“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光的是宝……”如此多的金钱,西门庆又是怎样花销、享用的呢?头一项花销,是维持家庭颇为奢侈的日常生活。媒婆文嫂曾在林太…[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