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7325
    2023-11-09
  • 魏邦良萧乾一直认为,一向谨小慎微的他之所以被打成右派,完全是上了某个人的当,换句话说,倘若不是某个心怀叵测之人挖空心思“引蛇出洞”的话,他完全可以躲过1957年那场席卷全国的大风暴。那么,这个把萧乾从“洞”中引出来的人是谁呢?萧乾在其回忆录中给了我们足够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241
    2023-11-09
  • 孙国林在人们的想像中,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央临时决定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后,立即贯彻执行决议,诸事完成,一帆风顺。其实,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遵义会议如同一首宏大的交响乐,有它的“前奏”和“尾声”。“前奏”,为这次会议的成功作了充分铺垫;“尾声”,为会议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207
    2023-11-09
  • 大清立宪,大皇帝万岁万万岁!光绪三十二年秋,欢声动地球。运会来,机缘熟,文明灌输真神速。天语煌煌,奠我家邦,强哉我种黄。和平改革都无苦,立宪在君主。大臣游历方归来,同登新舞台,四千年旧历史开幕。英雄数巨子之东之西,劳瘁不辞,终将病国医。纷纷革命颈流血,无非…[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150
    2023-11-09
  • 罗竹风书是人写出来的,即使“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吧,但还是有一定限度的,并未能制止当时群雄割据、天下大乱的局势。至于圣贤之外的人著书立说,纵有独到见解,也难免有片面性,后人读起来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所需,未必符合作者原意。书是开拓知识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051
    2023-11-09
  • 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对功臣和沾亲带故的亲族大加封赏。由于亲戚故旧多如牛毛,朱元璋不免有些担忧。一天,军师刘伯温提议道:“陛下这几日愁容满面,心事重重……今日天气晴好,何不出去散散步,解解闷呢?”朱元璋欣然同意。两人微服出宫,走走停停,逛至热闹的城隍庙时,不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966
    2023-11-09
  • 元代是我国杂剧的黄金时期。相传关汉卿因编演《窦娥冤》,触怒当朝权贵,官府四处悬赏,欲抓其治罪。关汉卿得知消息连夜出逃,途中被几名巡夜的捕快,拦住盘查。捕快问:“你是干什么的?”关汉卿开口不离本行:“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统领千军。”捕快听此人口出狂言,十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948
    2023-11-09
  • 高士奇是清代康熙年间的一位奇人,学识渊博,聪明机敏,深得康熙皇帝的宠幸和赏识。高士奇在上书房做侍郎时,与吏部尚书索额图和都御史明珠是同僚。虽然当时高士奇的权利和地位没有这二人大,但由于康熙皇帝的宠爱与信任,他们也不敢小瞧高士奇,而是以同僚之礼相处,三人还经…[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980
    2023-11-09
  • 一日,纪晓岚在皇宫翰林院率众编辑《四库全书》。时值盛夏,烈日炎炎,酷热难忍,纪晓岚便脱袍光背,将发辫盘于头顶,伏案编审文稿。忽然,他发现乾隆皇帝正向院内走来。身为朝廷命官,在宫中赤胸露背,让皇上瞧见成何体统!然而现穿衣见礼已来不及了,这该如何是好?纪晓岚灵…[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058
    2023-11-09
  • 宇秀如今的女人已经愈来愈有能力为自己买单,并且能够把男人的单买掉。但是女人在与男人的相处当中,仍然还是会很在意买单的当口男人的表现,倒并非是每个女人都想花男人一把,只是女人觉得这当口比较容易看出这个男人是不是有实力,是不是有风度,是不是善解风情,特别是当女…[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063
    2023-11-09
  • 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民歌里爱唱“五月里五端阳”,我也喜欢叫它端阳,觉得比端午响亮,又着一阳字,给人一片艳阳天的感觉,“五月榴光照眼明”,此其时也,明晃晃地照亮了记忆。这有什么可尴尬的?前些时候,国人中有一根弦被所谓“申遗”的传言触动,一时好像传世家珍、镇…[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063
    2023-11-09
  • 一般人把俚俗的诗称为“打油诗”,何以称为“打油”呢?原来唐朝有个叫张打油,喜欢写浅俗的诗,曾有《咏雪》诗云: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笼统”是当时俗语,状“模糊”之貌。首句写大雪覆盖下一片白茫茫的景象,人看雪景,视野模糊,在白茫茫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998
    2023-11-09
  • 《希望》杂志来电话“希望”我写一篇谈宁夏女人的文章,本来我手头有事,但男人谈起女人来总是有兴趣的,有说不完的话,似乎两千字还嫌少,因而“毅然”抽出一点时间满足《希望》的“希望”。托极左路线统治的福庇,我有幸以“右派”身份劳改长达22年之久,进劳改队时年仅2…[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997
    2023-11-09
  • 同事者见了我,总是劝我吃好,而且说,你又不是吃不起!这么一说,我倒像是个守财奴,吝啬鬼,或者偏要做个苦行僧的,刻意儿吃坏食物。其实我也知道吃是人最重要的工作,鸟为食亡,革命也常是人为食而起;既然同样生有一条能尝味儿的舌头,又不至于穷到身无一文,我当然喜欢吃…[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026
    2023-11-09
  • 张伟洵美的书邵洵美是中国现代文人中最早使用藏书票者之一,可惜他兴趣太过广泛,不像叶灵凤对藏书票那样痴迷,否则,以他“文坛孟尝君”的财力和影响,藏书票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很可能会开创出一个新局面!邵洵美虽然是中国使用藏书票的先驱,但他在这方面的倡导之功却是最近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135
    2023-11-09
  • 王蒙我不是什么豪饮者。“一年三百六十日,一日畅饮三百杯”的纪录不但没有创造过,连想也不敢想。只是“文革”那十几年,在新疆,我不但穷极无聊地学会了吸烟,吸过各种牌子的烟,置办过“烟具”———烟斗、烟嘴、烟荷包(装新疆的马合烟用),也颇有兴味地喝了几年酒,喝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002
    2023-11-09
  • 如果要用最少的词来比较中国婚礼和西方婚礼,那么中国婚礼是“热闹”,西方婚礼是“庄重”。任何仪式,都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而不同的婚礼仪式,要达到的功能也会不同。中国的婚礼,功能是让新娘融入新的家庭,成为新家庭的一员。这个所谓的新家庭,传统上是一个极大的人群,…[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048
    2023-11-09
  • 陈幼民我要说的这个东西,50岁上下的人可能都见过,尤其是搞过宣传的人,想必还都用过它,这就是油印机。在电脑出现之前,它是各个部门打文件报材料传递信息发布通知乃至制作饭票最主要的工具。“文革”的时候,我混在学校一派组织的宣传组里,每日的工作就是出版油印小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124
    2023-11-09
  • 同光名伶十三绝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朝政权出现了暂时的安定。京剧在这个时期以四大徽班为基础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和比较完善的剧种。同治和光绪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各怀绝技的名伶。一位叫沈蓉圃的画家用写实方法将京剧舞台上享盛名的十三位演员画了出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111
    2023-11-09
  • 北京。1965年2月下旬的一个夜晚。我吃完晚饭独自在自家的小院里,就听见有人敲门。开门一看,不认识。来人穿着一件军大衣,胡子拉茬,领口上没有红领章,身后还站着个警卫员。警卫员身后停着辆“吉姆”汽车(官定的“部长级用车”)。“彭(他念成了“盆”)子冈同志,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082
    2023-11-09
  • “霹雳火”林庚白1934年3月4日晚,南社社友109人假上海北四川路新亚酒店雅集。洒酣耳热之际,社友胡怀琛提议,由柳亚子仿照“东林点将录”、“乾嘉诗坛点将录”的前例,开拟当晚筵前座次。蔡元培被推为“托塔天王”(相当于晁盖)。在其余108人中,林庚白排名第八…[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社团热点作品

    栏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