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455333
    2021-05-06
  • 鲁钝生感言录31——雄鹰绝不结队飞翔活动活动,要想活,就得动,淡出主流社会,没事业可干的老年人,活动健身是要务。鲁钝生觉得,打太极拳健身挺好,刚柔相济,不温不火,于是,花了几天功夫,对着电视,学了一套24式。基本套路和动作是会了,但打得很不到位,老腿、老胳…[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51311
    2021-05-05
  • 放年假了,仿佛松绑了体内长期紧绷的弦,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早上起床,窗外阳光明媚,早春的空气透着清新和逸人的芳香,更透着岁首即临的喧嚣和期盼。城市的街道,熙熙攘攘,商场市场盛满了采购年货的人们,古老传统的春节,继续演绎着它经久不衰的文明和魅力。带上几个购物…[浏览全文][赞一下]

  • 74/437525
    2021-05-04
  •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也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那么急功近利、那么自私自利、那么不可理喻、也是那么的措手不及与无可奈何!小时候,比成绩,谁家的孩子考试得了第一名,毫无疑问——是我!长大后,比事业,谁家的孩子得到了稳定体制内工作,没错,还是我!我得到了人们…[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38629
    2021-05-02
  • 当奋斗者的激情被打死之后,安享之乐来自于平和心态,什么成就感,体面面子全部抛弃了。天上星星也引来了希望,沉浸了的黑夜迷茫,终究未曾在沉默中沦落下去,即便一点回声,也是相当的红光火燎的。稀里糊涂中渴求得到的冷静以及快的感应速度,冲散着上天回顾命运的源泉,万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68126
    2021-04-26
  • 鲁钝生感言录30——“文革”大串联和去北京见毛主席说到文革最“轰轰烈烈”的1966年,鲁钝生有两件事记忆深刻。一件是“革命大串联”,另一件是去北京接受毛主席接见,两件事是联系在一起的。1966年十月中旬,鲁钝生所就读的柳河县安口镇农业中学的红卫兵组织,效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67538
    2021-04-19
  • 鲁钝生感言录29——忆“文革”批斗校长1966年,鲁钝生16岁,正在家乡农业中学读初中,上半年是二年级下学期,下半年升入三年级,实际上全年没有上课。春天开学时,正处于“四清”(国家开展的“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教育活动)收尾阶段,老师都派到各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58300
    2021-04-15
  • 鲁钝生感言录28——读“发上等愿”名联鲁钝生翻阅笔记,见昔日所录一幅名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反复品读,感叹曰:此人生高境界之追求也!上联确立追求标准:发上等愿,就是高调立志,做人要志存高远,要有大想法、大作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 3/479588
    2021-04-12
  • 刚刚,在手机游戏页面看到一句话“人来人往,你要是能记住我就好了!”这时,我心里却想,我好像没有想让谁记住的希望。又想,记住了又怎么样?有好些朋友,也不是记不住,但记住了就会去联系么?记住了的突然去联系,是不是很唐突?联系了,就问个好么?不好了你有能力改变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80672
    2021-04-12
  • 鲁钝生感言录27——说复兴儒家文化说到儒家文化的复兴,鲁钝生感叹曰:难哉,实乃不可能!儒家文化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战国时代即成为显学,秦始皇“焚书坑儒”受到重创,但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文化很快成为正统,直至清末的两千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88432
    2021-04-09
  • 公公是老一代的高中生,生活有很强的自制力,知道吸烟对身体不好,说戒就戒了。生活中没有任何的不良嗜好,思想通透,很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知世故而不事故,对人生,有自己的操守,固执而不死板,能坚守自己的底线,而又能在世俗中保持自己的清醒,不被浊化。万明师父认识十二…[浏览全文][赞一下]

  • 22/511062
    2021-04-08
  • 前两天,杭州西湖旁的太子湾异常热闹。三月里,郁金花开得最为灿烂,好不惹人怜爱。我是个“俗人”,不怎么喜欢花,也有可能是自己本就见识浅薄,对于这种高贵一点的花,也全然欣赏不来。但,也许是出于好奇,又或是出于清明假期无事可做的缘故,我决定去看看那片传说中的花海…[浏览全文][赞一下]

  • 1/499192
    2021-04-06
  • 鲁钝生感言录26——旧中国读书人的“功名”情结旧中国就是封建时代的中国,说到旧中国的读书人,鲁钝生感叹曰:“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始终是旧中国读书人挥之不去的“功名”情结。隋唐以降,科举是读书人实现理想和改变命运最重要的进路,它是成千上万读书人“苦读寒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8457
    2021-04-01
  • 大姑大姑岁数大了,没了年轻时的活力。有时大姑站在树下,深情地望着远方,呆呆地,一动不动——我看着大姑的背影,感慨良久,轻叹一声。父亲的兄弟姐妹中,只有大姑呆在农村,其他都在城里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一份固定的收入。大姑的孩子们已经成家,生活得不算好,他们对母亲…[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4738
    2021-03-29
  • 鲁钝生感言录25——干瘪的爱情种子2019年暑假,一个1999年白山师范毕业的班级同学聚会,特约鲁钝生这位当年的学生科长参加。30年前一个个刚满20岁尚有几分青涩的大男孩、大女孩,现如今都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而且个个成就斐然,留在教育的,都是当地中小学的脊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4764
    2021-03-28
  •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令人感怀的事,其中,当然包括了美丽动人的传说。因为,因为我认为美丽的传说是人们美好心愿的寄托与未来的一种期盼。幼小的时候,我曾经以为那传说并不是一个传说,而是一个令人向往真正的事情。第一个令我十分着迷的美丽传说,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61352
    2021-03-27
  • X先生是我的表哥,前些年和表嫂离婚了,至于离婚理由是:一次表哥和几个酒肉朋友去KTV唱歌认识了一个在KTV陪酒的“公主”,一群狐朋狗友在KTV声嘶力竭的鬼哭狼嚎之后,酒精上头,一向成熟稳重的表哥摸了陪酒的公主,搂着抱着人家加了个微信。也就是这样,表哥隔三差…[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5775
    2021-03-26
  • 幸福可远不可近——小老百姓的幸福是指点江山、不议论身边因拆迁,我暂租居到北关新村。北关新村地处主城区边缘,一个大型国企与两座铁立交桥围成了一处“世外桃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关村迁居人口渐多,就在这里划了一个居民区,所以叫北关新村。新村的周边呈扁圆形,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00284
    2021-03-22
  • 鲁钝生感言录23——辛丑牛年感怀辛丑牛年,鲁钝生71岁,腰酸背痛等诸多身体不适依旧,精气神也稍有减损,时常会生出一阵空虚落寞感。虽深谙生死之规律,对衰老和疾病的来袭并不恐惧,也做好了“既来之,则迎之,微笑陪着玩玩”的心理准备,但感性这东西,很难控制,触景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69510
    2021-03-17
  • 鲁钝生感言录22——说“活着不需要理由”在记忆中,好像有位哲人说过:“生活本身不需要理由,活着就是幸福。”话说得朴素、平实,易懂,但极其深刻。生活是真真切切的,是可以感知的,是多姿多彩的,也是常新常变的,置身生生不息的生活世界,常常会被生活的新奇和美好所打…[浏览全文][赞一下]

  • 7/471839
    2021-03-16
  • 我在低处一呆就是三十多年,也虚度了三十多年。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再品味“低处”这两个字,内心真有虚空的感觉。甚至于有人提及我是某某的同学、同事时,我涨红着脸争辩说不是,没有办法,跟不上趟就得退避三舍。我在低处,渺小得就像一棵幼年的桉树,世界完全没被雨水笼罩或…[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