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方言和普通话和谐发展初探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1904
  • 张立平

      方言和普通话和谐发展初探

      张立平

      在当前我国的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部分地区,存在比较明显的双层语言情况,其中,普通话正向高层语言的趋势发展,而本地方言则处于低层语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本地方言不断与时俱进,其能力并没有遭到削弱。普通话与方言互相借鉴有益的内容,二者共同和谐发展。

      方言 普通话 和谐发展

      一直以来,语言都是人们工作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中,普通话素有“全民语言”之称,即使在方言区内,人们也愈加重视对普通话的了解和使用。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据统计,当前世界范围内,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仅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确定一种“官方语言”的基础上,广泛使用多种语言进行社交活动。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很多民族又都有各自的语言,因此在我国存在非常多样的语言类型,如何协调好语言之间的关系,发挥其各自的社会职能,成为一项重要问题。而正确的态度就是方言与普通话共存,二者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和谐发展。

    一、普通话的国语地位

    当一个国家中存在一种以上的语言,往往伴随而出的就是语言地位问题,要从多种语言当中进行选择作为国语,来规划该国家的语言秩序。在我国,普通话就是国语,而且具备法律效应。在我国1982年出台的宪法中明确指出“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由此可以清晰的看出,我国的普通话已经牢固的占据了国语的地位。国语的作用非常丰富且广泛,能够适应政治、经济、社会等各行各业的发展要求。通常情况下,国语主要适用于正式且重要的活动场合,如政府文件、教育、外交、公共建设等。推广普通话的政策早在1956年就已经提出了,当时由于当前的各方面条件尚不成熟,普通话普及率较低,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普通话的普及率虽有明显上升,达到53%以上,但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仍是我国的当务之急[1]。

    二、方言是普通话的重要养分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推广普及普通话,在就导致方言的使用范围以及使用程度,都受到了非常强力的影响甚至冲击。与此同时,普通话也在不断从方言中汲取养分,继而不断发展创新。当前我国的普通话,是以我国北方地区所使用的方言为基础整合而成的,另外,普通话的语音则是参照北京方言为标准。除此之外,普通话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进程中,为了增强其自身的表现力和包容性,还从南方地区的方言中,不断汲取有用、有益的成分,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普通话从方言中采纳吸收了大量的词汇。如上海话和广东话中,就有大量的词汇被选入到普通话中。通常情况下,简单依靠书面形式是无法准确区分一个词汇是原属于何种方言的,其中部分词汇可能本就是书面语言。因此,判断词汇的来源,通常需要根据其音译或音系、读音。

      根据方言的音系差异,再结合词汇的书写与读音,是能够识别出它是由何种方言吸收的[2]。如英语词汇cookic,在我国语言中通常被翻译为“曲奇”,根据其语音和语系判断,属于我国的广东话语系。而“曲奇”一词在上海话中的发音,则与其原音相差较大。从词汇量的角度来看,正是凭借我国方言的补充与贡献,我国的普通话愈加丰富和壮大,其词汇量不断增加,适用范围和使用程度不断提高。而从语音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的普通话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而不同语音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这也是由于受到多种方言共同融合的原因[3]。

      在地方文化发展过程当中,方言不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更是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载体作用。在地放戏曲中,方言往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众所众知,越剧中的戏词唱段几乎全部采用吴语进行表演、而上海地方曲艺滑稽戏则依靠上海话、评弹源于苏州而采用苏州话,试想,如果将这些戏曲、曲艺中的方言全部改用为普通话,那么不仅会削弱其地方特色和独特韵味,甚至有可能导致其丧失生命力。如果没有这么丰富的方言,我们很难想象中国有这么丰富的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方言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乡音,如两个同乡人在另一个城市偶遇,一句简单的方言往往能够勾起其心中的思乡情,进而迅速拉近两人之间的感情。

    三、方言与普通话应该和谐发展

    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也要保护好方言,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态,是普通话和方言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该对方言进行合理的保护:第一,在制定相关的语言政策时,应该更加谨慎,不要对方言过于苛刻。比如在许多非正式公开场合不用禁止说方言,给方言一定的生存空间。家长有义务把方言传授给子女,而不仅仅是教学普通话。第二,抢救以方言为载体的文艺形式,特别是对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地方戏曲要加以保护。努力培养接班人,同时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使之得以继承和发展。第三,像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一样,对方言做一次全面调查,采取录音录像等方式将方言保存下来,进行研究。现在国家语委正在全国各地进行“语保工程”,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我们应该乘此东风,使方言和普通话协调地共存与发展。

      [1]李泉,柳茜.留学生第二课堂:地方普通话和当地方言学习——基于常态汉语环境的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04(03):40~50.

      [2]王国旭,胡亮节,雀绍芸.普通话推广的边疆意识与实效考察——以维西县草坝子傈僳族语言使用调查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04(06):84~90.

      [3]陈章太.构建和谐语言生态[J].语言战略研究,2016,05(02):1.

      湖北荆州长江大学文学院)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机测背景下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和管理研究(编号:2012Y030)。

      张立平(1969-),男,湖北潜江人,硕士,讲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本文标题:方言和普通话和谐发展初探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35576.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