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广明 罗定市人民医院 广东罗定 527200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未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期间我院内科收治的患者中抽取的120例,设为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5~52岁,平均年龄为(41.12±0.46)岁。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期间收治的患者中抽取的120例,设为管理组,患者年龄在28~49岁,平均年龄为(38.73±0.79)岁。应用生物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所患疾病、既往病史、手术时间、手术类型等结果显示,P值>0.05,可进行对比。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口头宣教等。管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具体的无缝隙护理管理策略有:①成立无缝隙护理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科内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护士长以及护士组成。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病情、日常生活习惯、个性特征,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规范并优化护理流程,满足患者的生活需求以及医疗需求。②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责任心和使命感,强化对护理技巧的意识,及时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增强患者对于医务人员的信任感。③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缝隙进行查找,改进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素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1.3 评价标准
分析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对策前后外科的对应病治疗慷复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伤口完全愈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伤口基本愈合完整;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伤口愈合稍延迟;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伤口愈合不佳;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伤口感染率以伤口出现相关不良感染症状的比例来评定,感染症状包括出现化脓、血肿、积液、溃烂等情况。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采用生物统计学SPSS19.0软件对本次试验记录到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讨论分析
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护理,例如用药控制,避免患者吃辛辣、油腻、高糖的食物等等。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优质护理主要包括良好的护理氛围、积极的心理疏通、科学的护理指导等方面。良好的护理氛围主要表现为在对外科伤口感染护理过程中,为患者创建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保证环境的清新和舒适,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愈28(42.42%)例,显效25(37.88)例,有效10(15.15%)例,无效3(4.55%)例,总有效率为95.45%(63/66);参照组治愈 23(35.94%)例,显效 21(32.81%)例,有效9(14.06%)例,无效11(17.19%)例,总有效率为82.81%(53/64);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两组伤口感染率比较
研究组伤口感染率7.58%(5/66),其中,化脓2(3.03%)例,血肿2(3.03%)例,积液1(1.51%)例,溃烂0例;参照组伤口感染率20.31%(13/64),其中,化脓4(6.25%)例,血肿5(7.81%)例,积液3(4.69%)例,溃烂1(1.56%)例;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科学的护理指导指的是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留意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为患者进行科学的指导,比如您应该多吃哪些食物、不要吃哪些食物等等,使患者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治疗,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