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方 潘琳岚 宋鑫 梁炳深 韶关学院 广东韶关 512000
引言: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逐渐成为主要的网民群体。学生通过网络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拓宽社交范围、开阔视野等,但同时,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的应用网络。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对其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利用运动干预可在不同方面对具有网瘾的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大学生的运动,可帮助其戒掉网瘾,促进其健康成长。
1 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影响
1.1 身体影响
加强锻炼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缓解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因此,其成为对网络成瘾大学生戒掉网瘾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调节机体温度,在学生参加运动项目时,机体可释放出茶酚胺,此物质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促进机体分泌啡肽,提高学生的愉悦感,使其身心得到满足,因此,运动干预能减少和缓解学生网瘾的增长趋势。1.2 心理影响
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大多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通过运动能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调节,舒缓其紧张情绪以及产生的各种负面心理,从而逐渐使大学生摆脱网瘾的困扰,从现实的生活中获得快乐,因此,通过运动干预可为学生带来愉悦的动力。2 运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策略
2.1 加强运动宣传,同时落实体育教学
面临大学生产生网瘾的现象,高校应做好运动宣传工作。在学生入学还未完全适应高校生活时,就应向学生讲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为加强教育效果,在宣传的同时,还应将大学生的体育教学加以落实。针对体育项目的考核上,若学生存在挂科情况,则需进行补考,否则不能按时结业,通过警告的方式引起具有网瘾学生的关注,提高对体育运动的重视,转移注意力,逐渐戒除网瘾。除了在入学阶段对学生作出警告之外,还应在大学生实际学习体育知识时,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展开各方面的鞭策教育,向学生明确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并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课学习和结业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不能通过考核,就不能顺利毕业。为学生列举实例,突出体育教学的严肃性。在大学生入学阶段做好其重视运动的教学工作,可分散学生对网络的关注程度,并积极开展各项运动项目教学,为网瘾学生逐渐走出困境奠定思想基础[1]。2.2 完善高校的运动设施,为学生营造锻炼环境
当高校拥有完善的体育运动设施时,可提高学生对运动训练的兴趣,进而减少沉迷网络的时间。由于大学的课程设置中,体育课程的数量相对较少,通常每周只有一节课,这样无法满足学生每日对锻炼的需求。因此,高校应逐渐完善各项运动项目的基础设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锻炼环境。如:在体育馆内设立健身房,在其中配备多样化的健身器材,针对大学生喜爱的健身项目,对健身器材进行完善。同时还应做好体育馆各种运动场地的规划,对篮球、羽毛球、排球、瑜伽、健美操、台球等运动项目要专门规划出特定的场地,同时延长体育馆的开放时间,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到其中进行锻炼。通过为学生营造锻炼环境,培养其坚持运动的习惯,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学生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从而逐渐降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2.3 为学生举办体育项目比赛,提高其运动兴趣
通常,高校周围还存在着其他大学,因此,学校可利用这样条件和相邻院校共同举办体育比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要求其他学生为比赛者加油助威。例如:参与和观看竞技类型的体育比赛,如篮球、足球等能使学生热血澎湃,调节大学生的情绪,扩大交际范围、同时还能增进友谊,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些优势和在寝室内玩网络游戏的效果有所不同。游戏虽然能为学生带来短暂的快乐,但是长期在室内,缺少和自然接触的机会,不利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游戏中还存在着一些暴力的画面,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此外,学生在网络上结识的人员混杂,也容易出现受骗现象。因此,为缓解和戒除大学生的网瘾,通过学校组织运动比赛是很好的方式,可增强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为其提供更多的交际机会,转移学生对网络的注意力。2.4 组织跑步活动,减少学生网络娱乐时间
当前,我国高校对各项体育项目没有固定要求,导致学生对运动的参与程度较低。对于缺乏运动积极性的学生,学校可采取一些强制的运动项目参与计划,例如:在学校中举行清晨跑步或者晚上跑步等活动。如果学生熬夜上网,第二天就没有精力参加跑步锻炼,这时辅导员应和学生做好沟通工作,促使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参加跑步训练,并要求学生参加晚跑训练,弥补缺失的锻炼时间。此外,对于跑步活动时间的制定,应根据季节合理调整。例如:在夏季昼长夜短,晨跑时间可安排在早六点进行,晚跑时间安排在晚八点;在冬季昼短夜长,晨跑时间可安排在早七点,晚跑时间安排在晚七点。通过跑步活动,减少学生使用网络娱乐的时间,使其戒除网瘾[2]。结论:综上所述,运动干预对网瘾大学生的心理和身体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通过加强运动宣传,同时落实体育教学;完善高校的运动设施,为学生营造锻炼环境;为学生举办体育项目比赛,提高其运动兴趣;组织跑步活动,减少学生网络娱乐时间等方式对网瘾学生进行干预,促使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