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娟娟 延安石油化工厂 陕西延安 727406
一、引言
在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中曾明确的提出了"着眼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创新监督执纪方式,强化法规制度保障,推动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入发展"的要求,企业在经过准确的分析之后,严格按照党的要求和国家政策,重视起了纪检监察工作,并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予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以及制度上的保障,给工作的开展提供优良的环境,以此提高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事物的两面性来讲,市场经济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社会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不断提升,但受到这种开放性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对物质和权利的需求也是在逐渐的膨胀,由此就滋生了很多腐败现象,工作起来十分困难,加上企业无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无法提供全面的人才等各种因素,更是加大了工作的难度.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而纪检监察部门又是党建工作在基层的落实者和执行者,势必会围绕党建工作的要求和内容来开展工作,加上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内部的作风建设、监督检查、以及违法乱纪现象和问题,并在其中履行着监督、执纪和问责职能,主要目的就在于为企业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环境,让企业整个反腐体系更加系统化,由此才能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2、有助于企业价值的实现.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找准自己的定位,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方针融入到企业中,使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紧密的融合起来,实现两者的平衡.另外,纪检监察工作可以有效的将从严治党、反腐倡廉政策进行深化,对企业全员进行思想、行为上的教育,将廉洁从业、遵纪守法、服务于民等优良传统贯彻于企业整个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使企业以崭新的面貌发挥出经济和社会价值.
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现状
1、认识不正确.主要表现为职责不清、定位不明.最常见的就是越位、缺位等错位现象.比如该部门会兼顾其他部门的工作,导致精力和时间无法全部落实到纪检监察工作上,这是越位 或者由于该工作内当成是一项容易得罪人的事,所以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实并不是积极作为的,而是不作为,能退则退,这是缺位. 另外,工作队伍没有树立起"企业转型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创新"的意识,导致在队伍在知识上、能力上与现代社会有些脱节.2、制度不完善.一是监督体系不健全.国企随着规模的扩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监督却在逐渐的减少.上级看重的是"企业最终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这个结果,而对在运营中的领导考核、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等并没有深入了解和调查,而是以听取汇报为主,这就因上级监督太远而导致了内部监督体系的空缺 二是执行力度不够.最为常见的则是将相关的规章制度张贴出来、公布出来,而没有具体的去调查、落实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三,考核机制不明确.企业其他各项经济管理活动都有着明确的、实质性的考核标准和指标,但纪检监察工作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明确的指标来评价工作内容及效果,因此工作人员往往会因为责任不清、内容不明等产生一定的消极思想.
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路径
1、完善工作机制.首先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况和企业的发展现状来制定工作制度,并在制度中要详细而明确的标注出每个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应当履行的义务、承担的责任、工作的范围以及如何考核、以什么样的指标为准,这样才能然个每个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使得工作井然有序,也能更好地对从业人员进行评员价和选拔其次,要着重突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加大反腐倡廉的支持和重视,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再次,加大效能监察工作.任用部分素质高、能力强、信念坚定的党员干部负责纪检监察工作,并要求他们多多开发思维、想办法、选准议题立项,形成由监察室牵头、职能部门参与、相关部门配合、党政齐抓共管的组织网络与工作体系.2、强化人员建设.队伍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工作质量的高低,因此要想提高纪检监察的工作质量就必须要从领班班子和队伍体系的建设做起.企业可以针对当前的发展形势、国家提出的相关政策、党政理论以及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常识等理论知识,通过集中会议、领导干部学习等方式予以宣传、灌输和强化,以此来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的素质和能力,然后再有该部门的领导干部通过小组会议将所学传播给每个工作人员,这样一点带面的教育形式既节约了教育资源,也提高了教育和培训的效率 另外,工作队伍还需要深入到现场工作中,深入的了解一线职工群众所面对的困难和问题,调查、发现潜在的一些违规违纪行为,这样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其次,加大政治教育力度,让工作人员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严治党的战略意义和历史使命,切实履行纪检监察的职能,正确行使主体的权力和责任,从根本上解决不严不实的问题,增加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执行力度落实监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