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台阶

  • 作者: 艺术评论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446
  • 刘魁立

      刘魁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委员

      历史进程的长链,常常会有一些重要的环节,成为具有转折意义的标志。

      今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命名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的标志之一。

      尽管关于“非遗”的研究以及关于“非遗”保护的研究,并非始自今日,而是由来已久,而且产生了相当数量的成果;但从国家文化行政的工作层面来说,宣布成立国家级研究基地,这还是第一次。我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新的台阶,我们民族文化事业的历史会记住这一天。

      回溯近十年来“非遗”保护工作的前进路径,我们就会发现:从国家、省、市、县代表作名录的公布以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到我国代表性传承人的发布;以及随后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中央和地方以及国际性“非遗”保护工作机构的建设和完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全国性“非遗”普查;“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公布;“非遗”进课堂;督导和检查机制的建立……真是一环接一环,筹划精当,章法清晰,循序渐进,不断提升,逐渐建构起我国“非遗”保护的完善的、健全的工作体系。

      今天国家级研究基地的命名同样是将“非遗”保护工作推向新阶段的一个标志性举措。无论是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都特别强调研究对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我个人的理解,没有实事求是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就很难有反映历史本真、同时符合时代需求和未来发展规律的真正意义的保护。这样说来,研究不仅是保护工作的基础,也是保护工作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三千年前的一位哲人说过,思辨性研究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实践所追求的是功业。

      现在,在第一批宣布的基地建设中,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的从事有效传承的集体,不仅有极大的热情忠诚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而且尊重传统、守护传统,使“非遗”在当今社会进程、文化建设当中发挥积极作用。他们会吸纳和团结更多的人,将基地建设得有声有色。他们把探求真理和规律同社会现实中的功能体现结合起来,做出对“非遗”保护和文化发展进程有建设意义的成果,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我想,通过对具体保护实践的深入探索,扎扎实实地从实际出发,为我国的保护工作提供深层的、宏观的、具有广泛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一定会使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进行得更加健康、更有成效,为建设广大民众的美丽幸福生活做出我们的应有的贡献。

      本文标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台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0758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