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散文
文章内容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340
  • 闫西伟

      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1.优化创新心理,激励创新意识。

      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理想、坚强的信念、诚挚的热情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此外,个性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不同,而创新个性的发挥既有主观因素,又与内在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主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多与学生沟通,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他们的创新心理。

      2.重视提出问题 扶持创新行为 。

      实践证明,不能提出问题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不会有创造性行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得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和异常举止。”才能扶持他们的创新行为。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注意培养想象力。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

      (3)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是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重视解题教学 发展创新思维 。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特有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并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通过解题教学,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在解题中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途径,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体现。综上所述,在数学科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胆抛弃 “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优良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为社会培养每一个合格的人才!endprint

      本文标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0831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