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散文
文章内容页

如何使小学音乐欣赏课充满活力

  •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483
  • 王朋朋

      摘 要: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欣赏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关键词: 小学音乐;欣赏课;活力

      一提到音乐欣赏课大多数教师都觉得很难讲,学生因为受阅历和知识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的内容都感兴趣,喜欢听的曲目则听,不喜欢听的就表现出厌烦的情绪,甚至不听,课堂就显得乱哄哄的。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音乐欣赏课,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使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参与;让学生始终主动感知、思考、想象,在愉悦的氛围中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下面谈一下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合理选用欣赏教材

      音乐作品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认真选择,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有情节到无情节,由比较熟悉到比较生疏。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唱片、磁带、CD、VCD等传递音乐信息设备的日新月异,音乐欣赏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课堂上。实际上,小学生每天从家里和社会上所接受的音乐信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要比音乐课堂上多得多。因此,这给我们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拓展音乐时空,正确选择课本外合适的教材,让学生感知多种情绪是必要的。那么应该拓展选择哪些音乐作品呢?

      (1)必须富有情趣和艺术表现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并使儿童能有生动、形象感受的作品。

      (2)作品应该是贴近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学会的,切合实际的,是符合儿童音乐能力最近发展区的,即选择那些感性、生动、寓意含蓄、结构完整、形式优美风趣的音乐作品,来使学生正确体验不同的情感。

      (3)为配合学生课外自主选择音乐的需要,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音乐。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可以来个音乐展示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最近在课堂外听到的歌曲,并讨论哪些旋律动听优美,再找出一些大家一致认同的曲目来欣赏、学唱。这样学生在课外所选择的音乐在课堂上有了及时的反馈,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作了解,以防止不良音乐作品的侵入。

      在教学时,适当地选择活泼动听、健康向上的课外歌曲,如低年级的《西游记》《刷牙歌》《健康歌》,高年级的《童年》《歌声与微笑》《爱的奉献》等。这些乐曲小学生较熟悉,也比较喜欢。合理地选材,使欣赏教学适合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由愉悦式聆听逐步过渡到理解式聆听,再慢慢达到评价式聆听。

      二、培养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富于想象的思维特点,在音乐欣赏课中,我跟同学们说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对音乐的理解也就不同,一首优秀的乐曲带给我们的想象也是不一样的。在欣赏《梦幻曲》时,我让同学们用心独立的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音乐播放完后,我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乐曲起名字,同学们各抒己见,有个学生为乐曲取名为“爱”,学生解释说“当我听到这首乐曲时,我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我就想为他取名为爱”。这个名字虽然跟乐曲的名字不一样,但他用心去听去想了,并敢于创新大胆的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听赏管弦乐《走绛州》时,有的学生就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白毛巾系在头上,把钢笔一支一支用胶带接起来做成扁担,模仿挑夫的形象,大胆的到台上随着音乐表演,所以音乐欣赏课会带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三、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方式,让视与听相结合

      “听”是音乐欣赏的基础,是最关键的环节,听主要是听旋律、听节奏、听音乐的发展以及听乐器的音色等。“听”的基本方法是:初听——细听——复听。初听是感知,细听是理解、记忆,复听是想象的过程。传统的欣赏音乐,大都局限于单一的“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兴趣,而且使欣赏内容变得直观,给学生一个视觉上的感知印象,在教学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欣赏歌曲《大红枣儿甜又香》的时候,教师播放舞剧《白毛女》中老百姓受压迫的片段,让学生了解当时老百姓所处的社会环境,边听边看,解放军抗战胜利归来老百姓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拿出自己家舍不得吃的粮食、鸡蛋、红枣送给解放军。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用听觉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拍、情绪的变化,随音乐学唱歌曲。这样会使音乐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直观,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欣赏效果。在欣赏木管五重奏《土家喜爱咚咚喹》的时候,我搜集了一些关于“咚咚喹”的图片,让学生先认识什么是“咚咚喹”,再聆听乐曲,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提出并思考问题,让听与说相结合

      学生在听赏音乐过程中,往往是喜欢的音乐听一听,不喜欢的就不听,对于一些应掌握的知识也不重视。音乐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所以在欣赏每一首作品时,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预先设计好思考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避免欣赏的盲目性,让学生针对老师在聆听音乐前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在欣赏过程中,寻找答案,主动欣赏。“说”是学生对作品的主要要素、音乐形象等方面的评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或师生问答的形式来回答。最后由老师归纳小结,这样老师可及时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有的放矢地进行施教。endprint

      本文标题:如何使小学音乐欣赏课充满活力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10422.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