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散文
文章内容页

初中数学差异教学的现实研究

  •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274
  • 李静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不断的推动教育公平,然而怎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公平教育呢?差异化教学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我国众多教育学家最为认可的方法。针对初中数学教学来说, 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差异及原因,并阐述了针对差异性教学制定的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差异教学;实践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和课程进度都由教师来掌控,使得学生能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种教学方法是尽可能的把数学简单化,目的是让学生更能够接受知识。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事实证明:一件外套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穿。对所有的初中生都实事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了公平教育开展。

      一、初中数学教学差异及原因

      1. 书写速度的差异。

      对于初中生来讲,书写速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的原因有多种: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生活环境也不尽相同,这也就造成了不同的书写速度;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写作规律和阅读规律,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初中学生的书写速度;另外,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也对书写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学习习惯的差异。

      学习习惯是从小就养成的,由于学生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一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学习习惯,这也是学生在接受知识上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同时,学习习惯的差异也会影响学生课堂听课效率、课后作业题联系质量以及与教师沟通交流频率等方面,这都可以显示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3. 适应能力存在的差异。

      人和人对于外部条件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这是众所周知的。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模仿能力突出,只要教师教过便能够学着老师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学习;有的学生则能够接受对比教学,通过对比来观察和发现不同知识的特质和用途;或者还有的学生喜欢带着问题来学习新的知识,通过自我探究或合作探究来获得知识。学生之间形成这种差异除了先天条件以外,还与小学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自身环境、学生对教师的喜好等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

      4. 对学习内容的差异。

      对初中数学中的空间想象、逻辑推理等内容,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接受能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有性别的差异、认知能力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等。在此处也不得不提到初中生的家庭环境的巨大影响,如果学生的家长经常在其面前强调其自身在某方面的弱点,学生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就会产生畏惧心理。

      二、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差异制定教学策略

      1. 大班教学分层教学的模式。

      在一个教学班中可实行一个大班中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的方式,具体是指把一个班先进行分组,但要注意在分组过程中切忌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都分在同一个小组,而是每组中都有学习好和学习稍差些的同学,这样分配的目的是为了发挥不同同学在学习上的优势互补作用。教师在提出问题和让同学们进行按组讨论、分析问题过程中,让同学们发挥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的方式来探讨问题,最终得出正确答案。教师根据答案的不同进行归纳总结,对于答案正确的小组教师可以为他们布置下一步的学习问题和计划,对于理解问题不透彻没有正确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小组可以让他们继续进行讨论,教师这时可以通过引导和启发来调动起小组同学的积极性,让他们赶超比帮快速追上先进小组的学习速度,这样小组成员间以及全班同学间都形成了一种竞赛式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气氛浓厚的学习氛围下,有差异的同学也会在短时间内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他们的思维与优秀同学快速缩小差距,使学生在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2. 教师针对学生差异施行因材施教的原则。

      对于在数学基础知识方面相对薄弱的同学,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循循利导、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多在数学基础知识上让他们进行补充练习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扎实基础知识,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习基础差的同学。而对于学习基础好和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老师则以一个更高的层次来要求他们,并为他们布置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练习使他们能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3. 布置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

      初中数学中的差异教学所强调的主要是作为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差异,以学生为中心,达到学生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课后的练习和课后作业作为巩固学习效果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教师还应当布置一些与学生学习能力相符合的课后作业任务,实现巩固课堂知识和强化学习效果的目标。对此,教师可从“质”和“量”这两方面着手进行。“量”指的是根据学生的差异,来设置不同的作业形式,例如,可从量上设置选做题、必做题、思考题和拓展题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能力和需求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学习的形式; 而“质”则是从练习题的质上来设计一些具有发散思维的题目,可以让 A 类学生独立完成,而 B类和 C 类学生可以合作完成,这样的设计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面对高难度的题目时思路更广阔。

      差异教学主要是依据学生在个性、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将学生建立分类档案,并且结合实际情况,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然后设计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最后,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练习,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发展自我的目的。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新的教学理念的深入,作为教师必须重视差异教学之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且将差异教学坚定不移地实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红卫.浅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差异教学[J].广西教学,2012,(7).

      [2]滕丽芳.初中数学教学中差异性教学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2,(10).endprint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差异教学的现实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1061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