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散文
文章内容页

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

  •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944
  • 杨爽

      中职与高职教育是同类性质的两个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同时期担当起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的衔接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通过学历衔接和教育内容的衔接两种方式完成。认真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的中、高职衔接体制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中高职衔接模式

      中高职的衔接发展绝不是中职与高职两个系统的简单链接,而是两个系统在多种特征上兼容性的繁杂适配。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国在中高职衔接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实际工作中也总结出了很多有效的衔接模式,从高职教育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中高职衔接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贯制模式。

      即一个高职院校与几个中职学校形成的衔接模式,通常叫五年一贯制,具体可分为“3+2”和“2+3”两种形式,即学生在受完中等职业教育(3年或2年)的基础上再接受高职教育(2年或3年),毕业后发给相应的中职和高职文凭。一般情况下,这种模式,中职和高职学校之间是有合作协议的。在人才培养计划的衔接上是有具体规定的。

      2.对口升学模式。

      即中职与高职各自根据自己的学制年限进行教育,部分中职毕业生(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完成三年中职学习,通过对口升学考试进入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接受二至三年的高职教育模式。中职毕业生自由选择报考高职院校,中、高职学校没有合作关系。

      3.高职自主招生模式。

      中职生参加高职院校根据不同专业要求组织的“知识+技能”的自主招生考试后取得高职的入学资格,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升学模式。

      对口招生和一贯制是现阶段我国中高职衔接的两种主要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的优势在于中高职院校之间有协议,学校之间在课程建设、实训建设等方面有沟通,可以避免课程内容重复等现象。

      二、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对人才素质的培养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最有发言权。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远远大于基础学科人才。企业招聘人才时比较注重“敬业精神”“工作经验”与“文化程度”,普遍希望所需的人才具备“较强的营销意识”“知识面广”“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较好的外语水平”等特点。企业选用人才时,不仅注重学历,更注重良好的职业道德、实践操作技能和工作经验,以及对所在行业是否了解等,尤其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推行重视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设置常规的课堂教学所必须获得的学分外,可以将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职业技能竞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公益服务等统一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即设置额外的素质教育学分。推行素质教育学分,体现了显性课程(课堂教学)与隐性课程(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思想,通過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使学生的健康个性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1.素质教育学分的构成。

      具体来说,素质教育学分可以分为必修学分与选修学分两部分。素质教育必修学分一般包括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等必须完成的几个部分,并且要求成绩合格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素质教育选修学分共分为“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学术创新、业绩奖励”四大模块。其中,社会实践学分项目包括:

      (1)专项主题实践。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校内外各种活动,如参加表演(商业演出除外)、展览、运动会、各种主题集体活动等。积极参与专项主题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丰富大学生活,还能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中,为今后的参加工作团队、相互协作打好基础。

      (2)企业见习实践。寒暑假到企、事业单位参加见习、实习、实践10天以上,或进行社会调查,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职业教育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理念贴近市场,贴近需求,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和增强职教吸引力的关键。

      (3)公益活动实践。参加义务劳动、志愿者服务、无偿献血等有意义的活动。鼓励大学生公益活动实践,可以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

      (4)自主创业实践。包括大学生自己创办企业,开展业务或者参加勤工俭学方面,表现良好。自主创业实践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和活动体系,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特别是那些已经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的高校,更加应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2.素质教育学分的管理。

      素质教育学分与专业教育学分一样都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评价体系等部分组成,要一起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管理。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根据第二课堂具体的活动内容,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合理安排参加各级各类活动,以获得相应的素质教育学分。学校应该严格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规定的素质教育学分学分才能取得毕业资格。一方面,教师要加强管理和指导、检查与监督,严格把关,做好素质教育学分的认证工作,避免假冒虚报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应该诚实守信,如实申报,严禁虚报、假报,一经查出,不但取消该项素质教育学分,并以“诚信缺失”为由倒扣其学分,以示惩戒。

      本文标题: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18801.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