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散文
文章内容页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497
  • 刘霞

      摘 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疑难,生发交流欲望,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产生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语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和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使得人才市场中各行业企业人才间的竞争区域也在不断加剧。教师要想让学生可以在未来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在学生学习期间充分挖掘其潜力,全面观测落实国家的各项教育教学理念。而合作学习法作为当前国家倡导的一种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这一基础教学学科中,对于提高其教学效率,挖掘小学生潜力都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一、小组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如果单纯从学习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都可通过小组学习来完成,但从效率角度来讲,就必须对小组的内容进行取舍和优化,哪些内容最适于小组学习呢?

      1.具有争议性的内容适于小组学习。例如分层、理解关键词语及对文中重难点的理解等,通过小组争议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如在《林海》一文中,作者老舍三次提到“亲切、舒服”之感,那么,老舍先生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呢?为什么会感到亲切舒服呢?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也是重点。解决这些重难点,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帮助学生体会老舍学生对兴安岭的情感,感受为祖国所作的贡献。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就深入了。

      2.具有合作性的内容适于小组学习。例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工完成某些练习等,这些内容一般量大、面广,通过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各个击破能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如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文时,我组织学生在戶外分小组分角色表演,各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样使全班同学都得到参与表演的机会,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教学时效大大提高了。

      二、小组合作,集思广益

      交流的过程是百川汇海的过程,也是一个互补的过程。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处,学生独立学习往往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疑难,生发交流欲望,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产生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草船借箭》中哪些地方反映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独立学习后,都能从文中体会出一些,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欲望。小组合作讨论时,通过认识的相互交流和思维的相互启发,就可以全面地认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他懂天文——知道三天后有大雾;晓地理——返回时东吴的船顺风顺水;识人心——了解鲁肃忠厚守信,曹操用兵谨慎。这些都是成功借箭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任何一门学科,教师把课程具体实施变为学生理实课程的执行者,作为课程改革最直接的实施者,我们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领悟课程改革的本质,把课程改革的精神内化到头脑中。但要做到这些,就要努力学习领会当前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理念,以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观。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运用汉语汉字的能力,提高语言交往活动的能力。因为这个核心使语文教学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它与其它学科的发展紧密相关,具有其独特性,而“合作学习”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与提高读写听说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体现教学是交往的本质。

      因此施教者就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虽然许多教师都明白此法的重要性,也曾尝试着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但我认为要切忌“滥用”,避免它成为过眼烟云仅仅成为潮流,要逐步树立与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相通的全新的教育理念。结合手中的教材,从实际出发去思考学生的需要,并且在教材中找寻组织“合作学习”的切入点,为学生提提供一个真正意义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发挥自我,展示个性。

      四、教师运用小组合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在目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只有把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才更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人数较多的班级,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时间分配关系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须根据所教的内容,对小组学习和集体教学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科学有效地合理分配。

      2.教师应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刚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在课堂上常会出现学生因不清楚要干什么而乱作一团的局面,这会令教师措手不及。因此,每次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合作。教师所提的要求要有梯度,在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时,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要随着学生合作技能的熟练,逐渐增加要求。

      3.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性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组内成员来说,是他们之间的合作,但对于组与组之间来说,还必须有竞争。只有建立“组内是合作,组间有竞争”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4.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合作学习被引进语文课堂教学,究其原因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适应语文这门语言学习的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了合作技巧,除了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之外,还可以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多种机会,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技能。

      实践证明,科学而有效的合作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在情感的愉悦交流中,语言得到了高效训练,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而且,学生的价值观得到了充分体现,个性得到 了完美发展,实现了每个孩子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

      本文标题: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19762.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