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艳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互助性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上更好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须把握好恰当的时机。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运用
合作学习的方式被引入课堂后,改变了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生动、活泼、创造学习的新局面。但是,我们常常看到,由于小组划分的随意性,组织散乱,问题设置小、碎、细,且缺乏探索价值,少数学生唱主角,小组活动次数频繁且时间失控等,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低下。
一、预习时合作
预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而预习是否主动也影响预习的质量。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合作小组积极参与课前预习,既能收到较好的预习效果,又能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如语文教学中需要的课外知识资料很多,教师在布置预习时经常会叫学生课下查找一些资料,并且每次都可以比比谁查到的多,哪个小组查到的又多又好,这样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去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个人查找的多,小组一交流,小组的资料当然也就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了充分扩展,很多时候,学生获得的资料比教师预想的还多还丰富。
但教师也应该注意到,学生查到的资料有时很多,有的还很长,如果要交流完就得占用很长的课上时间,影响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交流又会影响学生的热情。为了既不影响学生的热情,又不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就要求教师在布置预习、布置查找资料时,要让同学们把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提炼,那样课上就会有时间找更多的同学发言了。有时鉴于小学生思考时易出现随意性的特点,预习前,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再拿到小组里交流解决,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学得好,谁是小组中表现最棒的人。学生为了表现自己,认真地进行预习。这样在教学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练习时合作
合作学习技能指导与训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巩固与熟练。如生字生词、古诗积累、重点篇目的重点段落等,要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掌握,提高正确率。这时就可以开展练习形式的小组合作活动。低年级的生字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分小组,组员之间轮流当小老师,把自己的记字词方法教给同组的其他人,看谁的方法好,推举到全班发言,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在合作练习中掌握了生字生词。
记得那是我教三年级语文时,一次生字教学中,在教学“播”这个字时,我只说了“播种”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可是我班一名同学却说她的方法比我的好,我立刻请她给大家讲讲,她说:“我们小组在练习时是这样记忆这个字的,播种当然要用手,所以肯定要用提手旁,但把种子也就是‘米播到‘田里后,还要盖上一层土,也就是在‘米的上边再加上一撇。”多精彩的讲解呀!我当时带头为她鼓掌,激起了同学们更高的兴趣。再如,笔者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时,小组交流学习课文6-9自然段,“给”,永远比“拿”愉快。“给”指什么?“拿”又指什么?合作學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交流各自的观点、相互启发补充,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最后得出“给”什么呢?给别人美好的东西,给别人帮助,给别人关心和真诚的奉献等。“拿”就是取得、索取。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学生既在出题和回答过程中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单位学习时间的活动面和活动效益。
三、读议中合作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教学,“读”是很重要的,“读”是理解讨论的基础,但大多数学生认识不到“读”的重要性,老师让读了,就在那儿“休息”,等到老师问:“都读完了么?”也会随声附和“读完了”,其实根本没有读,在后边的讨论中也不会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如果开展小组合作下的“读”,组员之间互相监督,彼此之间认真地朗读,在读中理解了文章的大概意思,在讨论时也会有所见解。
我在教学时经常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下完成阅读,可以分角色朗读,可以分段交换朗读,分别记下对方的错误,这样学生会积极地参加阅读,并且很认真。另外,在讨论时,小组长先明确每个组员的分工,有的是记录员、有的是监督员、有的是总结人,对平时好“静”的学生也有具体分工。在相互合作中,你启发我,我启发你,从中学会了补充、否定、反思、调控。小组中如果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也可请求其他小组的帮助,最终达成共识。这样通过讨论,既让学生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各个方面完善自我,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与概括性,为以后的自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活动中合作
在分组时笔者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兴趣、学习成绩等进行分组。分组后,教师指导小组内进行分工。组长负责安排活动、总结组内意见、组间评价,记录员负责记录组员意见,其他组员根据活动要求由组长安排活动。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定期轮换职责。活动中,需要组长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其组织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每个同学都提高了自己组织活动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活泼好动,喜欢一些游戏活动。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组织课外语文活动,如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编课本剧、诗文朗诵、成语接龙等形式,让学生的参与面更广一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在轻松自由压力小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中,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活动中无所顾忌地把自己的能量喷洒出来,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合作的默契、参与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并且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表现时,以表扬鼓励为主,适当提出修改意见,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作品,逐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大,从而真正配合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孙莹.浅谈小学语文合作学习[J].东西南北:教育,2016(10):179-179.
[2] 陈文娟.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激趣策略三题[J].新课程:中旬,2017(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