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散文
文章内容页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998
  • 舒俊

      摘 要:良好的閱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开拓知识的视野,不局限于课堂理论化知识的贯通,丰富自身知识文化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通过课外阅读量的提高,来养成语文学习素养,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从容应对作业和考试,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习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课外;阅读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知识的积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需要重视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很有必要,教师需要给予正确的方法指导,重视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整体上提升阅读水平。

      一、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缺乏阅读积极性。

      当前由于小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不重视,不能追随社会发展潮流,增加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水平,还因为许多教师自身就不喜欢读书,间接性的对学生产生了影响,使学生也对读书产生厌烦情绪。我国目前教育制度的考核只以书本为标准,就大大减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机会,学生一昧的学习书本知识,教师也一门心思的想要把课本知识更好的教授给学生,并没有注意到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因此学生课外阅读受到很大的限制,学生就没办法体验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2.阅读量少。

      在大部分学生的家庭中,课外读物不多,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阅读空间,就算家庭中有部分书籍,却不适合小学生阅读,这不仅阻碍了学生从小培养阅读能力,还严重阻碍了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在公共场所中,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场所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对于有丰富读书资源的地点,对外开放程度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造成大量图书闲置的现状。

      3.缺少良好的阅读环境。

      通过环境来改变人们学习的现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建造适合读书的环境却从未落实。学校因为以书本内容为主,忽略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没有建立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场所。比如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学校在购进大量图书的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图书馆来管理書籍,但是由于担心学生的破坏,没有多余的时间给学生自由阅读,所以就造成了大量图书闲置,花费巨大且没有实际效应。学校虽然会举行相关阅读知识的竞赛活动,但是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度都很低,源于家庭环境对课外阅读的不重视,不利于学生自主阅读。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提高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在激发兴趣方面,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可以合理利用教材,选择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将课内与课外知识紧密联系,丰富自身课外知识量。与教材相关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背景知识的了解,提高阅读能力;其次可以通过课外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介绍一本读物时,可以选择文本内容最精彩的地方介绍给学生,学生会因为内容的精彩而去主动阅读,提起阅读課外知识的兴趣;接着可以根据一些名人读书的例子来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去向榜样学习,养成阅读知识的习惯;最后可以选择一定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选择阅读的活动,帮助学生主动学习。

      三、提供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

      在对学生指导时,教师要注重方式方法,避免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时鼓励学生多去阅读,在阅读方法上,可以通过摘抄优美词句来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学生可以准备好词好句本,来对知识进行分类,记载在本子上,为写作环节做准备。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对重点的篇章和段落进行反复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想法,在阅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去思考问题,在探究中收获知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勇于表达自我观点,发表个人意见,敢于提出质疑,在阅读中得到提升。

      在小学的学习中,教师应注重经典读物的阅读,提高学生对经典读物的兴趣。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方法指导,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阅读《伊索寓言》这类的读物,帮助学生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在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阅读惊险传奇的故事或者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将理论与生活紧密结合,对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

      四、增加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事实证明,只有增加读书量,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虽然语文课堂学习的形式丰富,语文课本的内容多姿多彩,学生上课时间毕竟有规定,透过书本和教师的讲授所获得的知识必然是有限的,所以课堂学习中所接触不到的知识,必须要通过课外阅读才可以更好的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课内外阅读之间的衔接工作,用课外的阅读来弥补课内阅读的不足和填补学生的盲点。教师要以课堂为教学的主要手段,把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拓展作为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次要手段,携手并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匆匆》的时候,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外阅读,对朱自清其他文章进行阅读了解,体验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从而丰富学生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根据我国当前阅读现状,教师要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平坤.试析语文教学的创造性阅读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6(03).

      [2]赵彩玉.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阅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06).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21621.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