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据“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新特点,简要分析了新时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与措施,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和实践型人才,使得高职英语教学适应当前的“互联网”时代。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互联网为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给予了硬件准备和技术支持,为全新的教学模式付诸实践提供了可能。针对这一教学理念及“实用为主”这一高职教育的精髓,国内外学者对专业英语教学工作及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提出了很多教学理念。
一、高职英语教学理念研究
(1)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是一种英语教学的方法体系,它以实用为导向,与职业紧密结合,提出英语教学要“以学生需要为中心”,而且认为要把英语作为手段或工具来学习运用,而不仅仅是作为一门语言学科。
(2)“互联网+”所代表的核心内涵在于基于互联网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全民创新和大众创业”。“互联网+教育”则意味着学校的教学活动基于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而实施教学行为模式的创新。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这都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
(3)混合式教学来源于“B-learning”,即“Blended Learning”。多数学者认为这一术语指融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网络技术媒介于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的优势在于教师的讲授与指导,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捷手段。混合式教学将两者的优势融为一体,是“互联网+”背景下一种便捷、高效的教学模式,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淡薄、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与专业英语实用教学存在很大的矛盾。(2)学生语言技能缺乏,运用能力不够,从而使课堂英语学习与专业实践无法实现高效有机地统一。(3)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机电英语教学中,任课教师一般过于侧重阅读和翻译,讲解比较多,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如何实现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读、写、译等传统语言教学模式向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内容
(1)研究重点:由于高职院校所设专业的细化,本项目将首先了解机电专业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对英语的学习需求,找准课程设置和课程定位,并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充分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硬件储备和技术支持,研究并“量身订做”机电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引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结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以及社会和企业岗位对英语能力的需求,设计出体现机电英语情景的系列微课,将碎片化的英语知识点或技能点浓缩为生动有趣的职场情景片断,如“名片制作”、“电话预约”、“车间会议”、“商务接待”、“售后服务”等。创建基于校园移动网络英语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和基于手机英语APP的网络自主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微课、微信、手机APP等网络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与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实现教与学的多元互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2)研究难点:机电专业英语是一门以机电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在于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机械、电气工作环境中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该课程的特点是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其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实践性、参与性和能动性。该项目的难点在于:如何将课堂英语学习与专业实践高效有机地统一;如何解决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与专业英语实用教学的矛盾;如何转变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读、写、译等传统语言教学模式向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特色、创新点及应用价值
(1)特色:本研究从课程设置及课程定位、教学大纲及教学安排、师资力量、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评估等五大方面着手改革ESP教学。重点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机电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方案的研究与实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引入课堂,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结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以及社会和企业岗位对英語能力的需求,设计出体现机电英语情景的系列微课,将碎片化的英语知识点或技能点浓缩为生动有趣的职场情景片断,增强机电英语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2)创新点:“互联网+”的背景下,专业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并深入企业与专业技术人员合力探索一种机电英语复合型教学模式(“英语+专业+实践”的结合),就是在掌握基础英语知识的前提下,掌握相关的机电专业英语,借助互联网的快捷性和多样性,从而达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参与性、能动性和趣味性。学习者能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夏铮.高职行业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研究——基于MOOC与课堂教学的分析[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6,4(06):57-59.
[2]罗璐.大数据视野下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0):152-153.
作者简介:柳丽 (1979-),女,汉族,湖北襄阳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三峡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教学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