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赛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 430073)
游戏兼具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在“新文创”语境下,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赋能网络游戏现已成为弘扬和创新传统文化及壮大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2021年6月1日发布的《新华·文化产业IP指数报告(2021)》显示,移动游戏作为重要的互联网原生IP,占据了文化产业综合表现Top50中12%的份额,从这些原生的游戏IP中均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其正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思路快速发展。就国内游戏发展趋向而言,创新探索出一条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共生之路,推动游戏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相互赋能,是游戏IP阔步向前的重要动力。实践证明,在游戏设计中正确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满游戏的世界观,提升游戏的美学质感,而且能够塑造独一无二的民族气质,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相反,如果游戏设计中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失当,定会引起玩家及公众的反感或质疑,甚至招致批判和抵制。由此,探究以实现游戏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良性互动融合的基本遵循,显得尤为紧迫、重要。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游戏设计中的成功运用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和文化底蕴,为当代游戏设计提供了浩如烟海的可利用、可转化的传统文化元素。从历史人物、传说故事到风土民俗,从书法绘画、剪纸皮影到木雕碑刻,从服装饰品、景观建筑到名胜古迹,在许多网络游戏中都得到了成功的运用,广受玩家的认同和喜爱,成为游戏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良性互动融合的成功范式。(一)剧情设计方面
剧情是游戏的灵魂,是吸引玩家的重要因素,客观决定游戏承载传播传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如《笑傲江湖》游戏剧情设计是以金庸先生所著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为蓝本,加入数名原创角色提供给玩家扮演,依此展开剧情。原创游戏角色和原著的主要角色均有一定的联系,基本遵循原著的剧情场景和故事情节,展现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将玩家带入一个“历史真实”与网络虚拟交互融合的江湖世界,吸引了大量狂热的游戏玩家。如《三国志11》游戏的剧情设计以国主和武将为主线,按照8个风格不同的剧本围绕争夺霸权展开,本着尊重历史的原貌,融汇了国家治理和战略战术等多维元素,以本命角色将玩家带入三国的霸业角逐中。这款剧情写实的游戏引导和加深了玩家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和认知。(二)角色设计方面
游戏角色设计决定游戏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是游戏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如《王者荣耀》作为一款历时多年依然站在行业顶端的国民级手游,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的角色设计,赢得了广大年轻玩家的青睐。游戏中105位英雄绝大部分来自中国传统历史人物或中国古代神话,包括上古时期的盘古、女娲;商周时期的妲己、姜子牙;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周、孙膑、墨子、芈月;秦汉时期的嬴政、项羽、刘邦、虞姬;三国时期的刘备、曹操;南北朝时期的花木兰;隋唐时期的程咬金、武则天、李元芳和元代的成吉思汗、马可·波罗等等。这些角色造型设计有着各自独特的背景和关系网,许多玩家就是沿着自己本命英雄的生平轨迹了解和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厚重和博大精深。再如《江南百景图》是以明朝知名画家、书法家文徵明为核心人物设计的一款策略类游戏,一经推出就颇受好评。游戏中文徵明既是江南百景图的所有者,描绘亲朋好友和城市风光的画师,也是整个游戏造型设计的核心节点,他将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文化名人沈周、唐寅、仇英、董其昌、汤显祖及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融汇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让玩家产生一种代入式和沉浸式的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这符合游戏传播文化规律,易于让新生代接受和喜爱,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不仅国内游戏角色设计注重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外国游戏亦然,如美国著名游戏《DOTA2》角色设计中就注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齐天大圣,使该游戏在中国受欢迎程度空前高涨,孙悟空也成了部分国外玩家眼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三)场景设计方面
场景设计是展现游戏审美和提升游戏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中的建筑、桥梁、道路、花草树木均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优秀的场景设计会给玩家带来赏心悦目或震撼心灵的视觉效果。如网易公司开发的《逆水寒》手游,吸收了宋朝顶级绘画的内质和精髓,绘就成“青山绿水”的独特风格,通过3D 画面展现了一个恢宏壮丽、精美绝伦的大宋场景。玩家在游戏中走行走天涯闯荡江湖,既可品味江南的秀美,又可感受塞北的粗犷,仿佛置身游历于我国古代的壮美河山。再如英国解谜冒险类游戏《TENGAMI》,将剪纸风格和中国色彩融为一体,不同形式的剪纸产生独特的景观、建筑和人物,使整个游戏宛如一部三维的纸质书,玩家通过翻动页面或拉动标签来发现和解答每个关卡的谜题,通过场景的变化将玩家与游戏融为一体,玩家仿佛置身于游戏之中,极大地激发了玩家全力探究隐藏在剧情背后的故事的热情。毫不夸张地说,《TENGAMI》是借助当代游戏在西方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成功范例。(四)服饰设计方面
中国传统服饰随着时代和社会风气的变迁而变化,具有浓厚且鲜明的时代性和文化性,优秀的服饰设计不仅体现审美价值,增强游戏的吸引力,而且利于突出游戏人物的个性及历史特征。如《暖暖环游世界》这款换装养成游戏中的赵飞燕,身穿襦裙,纤腰袅娜,端庄飘逸,这与历史上体态轻柔、善舞如燕的汉朝皇后形象十分契合,深受女性玩家的喜爱。再如《诛仙》游戏曾在2019年推出“非遗版本”,将游戏角色和服饰道具与秦淮灯彩、敦煌莫高窟等传统文化元素,以及泥塑兔爷、老风筝等北京传统非遗手艺融合起来,让玩家体验到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吸引更多玩家愿意为这些虚拟的文创产品付费。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游戏设计中的失当运用
整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外游戏设计中普遍得到了较好的运用,但也不乏失当案例,个别游戏在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时出现篡改历史、误导民众等“翻车”现象。譬如《王者荣耀》,尽管其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整体上取得了成功,但游戏设计中也存在失当的运用,受到业界和玩家的质疑和批评。该游戏将李白设计成一个手执长剑的刺客,这与李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仙的形象严重背离,扭曲了古代名人的真实样貌,导致一些少年玩家误将李白当成了刺客。《王者荣耀》对女娲的设计也不尽合理,将其设计成一个身披金属铠甲的法师,她头戴遮眼金盔,耳戴圆锥形金属饰品,所披铠甲尤其是腿部铠甲,根本不像中国古代常见铠甲,更似科幻题材产物。中国人心目中的女娲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的正神,被誉为创世女神、大地之母。《王者荣耀》将女娲设计成法师,明显与伟大的女神和母亲形象相距甚远,应该说这种造型设计对游戏来说是一败笔,受到许多玩家质疑。
再如《三国杀》,虽已风靡全球,但其与《雄霸隋唐》的背景设计极其相似。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朝各代风格迥异,特点鲜明,以不同时期为背景的游戏设计应尊重起码的历史真实,守正创造,否则游戏将失去历史的辨识度,混淆传统文化,误导玩家。
现实中,传统文化在游戏设计中的失当运用并不少见,一些游戏罔顾历史擅立角色,篡改历史重塑人物,架空历史杜撰情节等失当设计同样招致外界批评。国内游戏重复设计现象屡见不鲜,常常围绕三国、西游、武侠等固有题材背景设计,游戏角色多是旗袍少女、功夫熊猫、背剑侠客等传统形象,这种反刍式思维设计极易造成玩家审美疲劳,消耗掉玩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捧,或许同质化设计是当前网络游戏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尤为值得重视的失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