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三载,流水时光,春梦秋云,聚散容易。当毕业论文最后一颗句点,凝结成大学生活乐章里的休止符时,我开始我的收获感言。而在我开始一大串鸣谢之前。我的论文导师以专业、敬业的态度,让最后一颗句点,再飞一会。一会儿。所以就有了下面鸣谢的由来。
在初稿既成,定稿未遂之间,我的导师,总喜欢在他炒股之后,利用他炒股之后那段高智慧的余热,来对我进行辅导。准确地说,是对我的论文进行辅导。因为他总喜欢少动言语,只管批阅。在翻动论文之前,从他猩红的舌头上,粘一丁点唾沫星子。然后,就翻开我白净的稿纸,用如椽巨笔,潇洒地在宋体小四的字里行间游走。如此,一条线,或点,或圈,或叉,或勾。好似电线杆上斗嘴的麻雀,其嬉闹的神态生动跃然纸上。浓墨素雅,简单明快。有几分中国丹青泼墨的神韵。其韵味在那个空荡的办公室,温度刚刚好的空间里蒸腾,袅袅然消散。“哗哗”地翻看着,大风吹秋叶的声音。架势与我父亲犁田翻地大有貌合之处。我自是不敢怠慢,恭敬怯怯地候着。时见同来的同窗们面面相觑,却也一点不马虎,待侧静候。
“哗哗”之声在清冷的办公室里回荡。窗外,夜凉如水。昏黄的路灯下,人影静寂地流动。
导师点点那颗花白的头颅,面染微笑:“改完这些,你可以定稿了!”
我喜不自禁,不忍掩卷。紧接,书不合页地盖在面上,带有导师特有气味的书香,即刻将我的鼻孔填满。回到宿舍,便将这幅墨宝铺展开来。细看,当真只有前面几处。忙不停地照导师的指示做了改动。接下来,定稿就诞生在万份不耐烦的复印社的老板手里。
怀揣着定稿,再次金銮殿上面圣。“哗哗”声响过后,导师表情如故,依旧用肯定的语气说出令人非常安心的将来时,曰:“改一下,你下次可以定稿了!”
我双手接过漂亮的定稿样品。旋即出门。这次只改了一处,是他的职称。原来我一失手将他降级了。
翌日,我又花了一顿伙食费,拿出春运时买火车票的坚持,在复印社里排队。老板的脸色还是像没涂抹过保护霜一样糙,简直和春运时售票员有得一拼。我想可能是我经常用一毛一毛的钱去打印,害得她数钱数到手抽筋。否则,很难找出其他令她不愉快的原因。
我再次忐忑不安地登临三宝殿时,导师意味深长地说:“还改一下,下次可以定稿了!”
当我接过“上次可以定稿、这次继续定稿”的论文时,心情竟如接过一卷从法庭传达来的案宗。回来,趴在书桌上,翻了一大半,也不见导师笔走如蛇的痕迹。心想:碰上鸡蛋里挑骨头的主了。心里来气了,明儿不给他鸡蛋,看他从哪里挑骨头。
翻到最后一页,在“鸣谢”中,才窥见其中的乾坤。原来,导师的名字后面多了一个“老师”。看来真是枉费了导师的良苦用心了。可见,“下次可以定稿了!”不是导师的口头禅。几次“下次可以定稿了!”下来,论文终于顺利脱产了。
值论文成文之际,我首先要特别鸣谢我的导师。他 那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对教育科学研究的热爱、严谨的治学态度令我钦佩至极。其委婉含蓄地处世哲学更让我终生受益。
再者,要鸣谢的是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是它们让复制粘贴成为有实际意义的操作。否则,我的论文就会因为字数不够,“资金链断掉”,成为“烂尾楼”工程。还要鸣谢参考文献赞助者,多亏了他们参考了别人的文献,才有了我的参考文献。
最后,要隆重地鸣谢我伟大的祖国,因为是她推行了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让我们大学毕业生在极度没课的情况下--写论文---有这件意义的事情可做。当然,还要鸣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的同时,还赋予了我的名字。使我的论文有了写作者和署名。除此之外,还要鸣谢很多很多,感恩之情难以用文字量度,惟有在鸣谢的后面缀上无数个点。
终是要结尾的,那么就以后文的两句话收尾吧!
毕业,不是意味着学习的真正结束,而是真正开始!
鸣谢,不是意味着论文的真正结束,而是答辩的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