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云思
主页海天散文似水年华
文章内容页

温一壶老酒

  • 作者: 宁星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4-03-05
  • 热度26561
  •   一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形的大柜台,柜台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每当读到《孔乙己》中的这些文字,我就备感亲切,因为小时候我家也给客人或自己温过糯米酒(黄酒)呢。

      我想鲁镇酒店温的酒,该是黄酒吧,总不可能是白酒。绍兴不仅是水乡、桥乡、名士之乡,而且还是一个著名的酒乡,有状元红、女儿红、花雕、加饭酒等著名品牌,小时候我吃过加饭酒,类似于黄酒。绍兴与我家乡丽水同属于浙江省,相距二百三十多公里。只有冬季才能酿出好米酒,因为天气炎热酿的米酒会酸。所以平时饮用时要到城里商店和村代销店购买。那时,村代销店也有绍兴黄酒可卖,一坛坛用黄泥巴和箬叶封口的黄酒,摆放在店堂里。我常受父母的差遣,拿着酒瓶,跑到村代销店买黄酒。老板拿来酒提、酒漏,提起坛口上的沙袋,伸进酒提,一提一提舀到酒漏里,注入瓶中……

      冬至期间的天气,最适宜酿糯米酒。在我记事起,每年这期间,会看见老家的家家户户都忙于准备和酿造糯米酒的情景:买酒曲,挑谷子到碾米厂碾糯米,把酒缸、酒坛、饭甑、酒滤(圆筒形的篾篓,分离酒糟和酒)、木棒(用于搅拌的)等擦洗干净,然后,择日把饭甑置于柴火土灶的八印大锅上,以熟一层再加一层,把浸过的糯米加进去,蒸糯米饭,热气腾腾的,炉膛火光映红了脸庞……一直沿袭至今。如今城里有许多居户也自酿糯米酒。物质条件好了,也不必像以前那样拮据,人人买得起糯米。去年我家买了一口大缸,也买了一百五十斤糯米,自酿了糯米酒,并添置了一些酒坛。其实我并不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让金樽空对月”的贪杯之人,而是以料酒为主。不但是佳酿饮品,而且为家庭必备的上好料酒。

      自酿米酒其实很简单,只需糯米、酒麯、清水三样东西。那时,母亲会特意到峡谷里挑来山涧水酿酒,好水酿出的米酒,更加甘醇绵长。根据酒的浓淡,水与米的比例可为斤对斤,或双斤,即一斤米二斤水等。将蒸熟的糯米饭,倒入按比例注水的大缸里,并放按比例酒麯。在头几天里要适时搅拌均匀,目的是不让酒料闭塞过度发热,否则酒会酸。之后就是平稳的发酵阶段。大概半个月时间,酒糟沉淀,糟与酒趋于分离。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到缸中舀酒喝了。

      自古以来,正月里我们华夏国度里,都有老百姓在亲戚间互相走访拜年的习俗。那时家乡农村餐桌上,几乎均以自酿的糯米酒款待客人,或自己品尝。那红彤彤、琼浆玉液似的糯米酒,本是人们在年俗里所崇尚的颜色,象征着日子美好幸福、喜庆吉祥、红红火火。那时老家温酒和饮酒的器皿很简陋,没有高档高脚的玻璃酒杯,饮酒时用大白碗,这倒也无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显得好爽大气;温酒则是用白色搪瓷大牙杯放铁锅沸水里温。

      当时永康手艺人会隔三差五挑着担子到村里来谋一份修补活计的生意,修补铜壶、锅、盆、杯、钵、锁匙、及制作手秤、锡酒壶等。锡有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密封性好,温与盛酒皆不会变质。后来我家从补铜壶那里,打制了一把锡酒壶,也算提升了高规格的温酒器皿。

      天气寒冷,怕喝凉酒伤胃,且热米酒更香更有味道,就把酒壶放在红泥炉灶上的铁锅里温着。宴席开始后,主人提起温热了酒的锡酒壶,给客人斟满一大碗。或有时面对客人碗中的酒被喝了一大半,剩下的已冷了,于是主人提着滚烫米酒的酒壶,说:“加热,加热!”那淡红色的米酒从壶嘴里汩汩流淌出来,带着袅袅雾气,散发着悠悠的酒香。主人说:“斟满,斟满!”客人客气说:“够了够了,快溢出去了!”面对一碗红彤彤的氤氲着酒香的烫米酒,客人赶紧俯首喝下一大口。热情斟酒劝菜,客气推让,推杯换盏,宴席气氛像红彤彤的热米酒一样热烈,让人陶醉其中。

      二

      这种农家自酿的米酒,宛如琼浆玉液,香甜醇美,绵柔顺口,温润味浓,且乙醇含量极低,5%至20%之间,高低与加红曲比例有关。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E、糖类等营养物质。有补血、补虚、补气、补脾肺,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红糖鸡蛋拌糯米酒更滋补,那年代没有什么滋补品,干农活累了,母亲就会烧这种酒给家人补补身体。母亲到今天还会说:“喝点糯米酒好,养经骨的嘞。”

      女人做月子,要吃红糖鸡蛋拌糯米酒,也叫月子酒。这酒营养丰富,对产后伤口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有补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抵御寒邪入侵,也预防产后肥胖等功效。

      现在有些人也会用糯米酒烧红糖鸡蛋花米酒饮,热热的喝了休息,挺好的。前几年,我到酒店聚餐时,同伴们总会点红糖鸡蛋糯米酒品饮,时尚而实惠。

      可以说,糯米酒是我外祖父一辈子的最爱。除了早餐外,每天要喝,但无需多,每餐喝半斤左右,即一碗。若自酿的糯米酒喝完后,家人就要到商店里购买黄酒给他喝,不能断了酒。若一天没有酒喝,他就不高兴。外祖父喝酒配菜很节省,他总是说:“喝酒就是喝酒,不是多吃菜的。”恰好这样食盐含量摄入较少。外公一天不能没有黄酒喝,也不能不劳动。外祖父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对于劳动,一双手每天总是闲不下来。这些好习惯,正是他能活到九十多岁不患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九几年,外祖父“瓜熟蒂落”,享年九一岁。

      去年清明,我与村同姓族人到外乡祭祖扫墓,回来后到一家餐厅享用午餐,我与九十七岁的前辈和他的九十来岁的老伴同一桌。餐桌上唯一他俩饮着家里带的自酿糯米酒。我问前辈长寿的秘诀,他俩开玩笑说:“我们就是经常喝自酿的糯米酒的。”当然,长寿有多种因素,但可见适量喝一些自酿的糯米酒,的确对身体是大有裨益的。这样的高龄,依然精神抖擞,告别时我与他握手,竟然把我的手捏疼了。这老头子,真让人佩服!

      前辈与我外祖父一样热爱劳动,一生勤劳。记得他八十多岁时,每天还到田地山上干农活。还有一个喜欢看社戏的爱好,每当相距四五里、七八里的邻村演社戏时,高龄的他,会穿着整洁,把皮鞋擦得锃亮,徒步前往看戏。

      三

      对于糯米酒,当地畲民更喜爱,使用更广,甚至到了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它的地步。一般畲乡均分布在城市边缘的山区。一个叫鲤鱼头的畲族村海拔七八百米高,即使盛夏屋内也很凉爽,下半夜睡觉要盖被子,所以这样的村庄,人们就看不到电风扇、空调。独天独厚的气候,具备了一年四季都可以自酿糯米酒的条件。并且,高山出好水、出山泉水,用它酿制的酒更加甘醇绵柔。我市景宁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如今人们传承了悠久的畲乡酿造糯米酒的历史,充分利用传统方法酿造出糯米酒,并用绿色环保的竹筒盛装,把畲乡的糯米酒推向更远、更广的地方。

      那时我们乡只有一个老乡邮员,邮路太长了,每天还要到十公里的镇邮电局用自行车驮来全乡的报刊邮件,即使日夜投送,也跑不过来。无奈,只好停邮那些边远的村庄多年,若有信件就放在通邮的村代销店等位置托人捎带或自取。

      八十年代,邮电部门给我乡增加了一名乡邮员——就是我。曾在当地做了若干年。从此,全乡每个村庄都通邮了,能给原先那些停邮的村庄挨家挨户投送信件,还有不少村民向我订了报刊,并及时阅读到报刊,极大地方便了村民们。他们对我很客气,常常请我喝茶、吃饭,特别是畲民很热情,请我喝自酿的糯米酒。

      那时当地畲民有喜欢吃粥的习俗。每天早晨,同我们老家汉族一样煮捞饭,但粥留得很多,一罇一罇的,连晚餐的粥也备了,不管冬天还是夏天都这样,只要勺不去舀罇里的粥,那它放到晚上也不会变质。一般畲民家庭都是渴了就喝粥,因此很少喝茶,如果客人来了,往往以酒代茶,以糯米酒款待之。

      有一天,地处大梁山麓的山根村一位姓蓝的畲民,邀我喝糯米酒,而我不好意思喝,拒绝了。他就把我的工作挎邮包藏了起来,逼得我不得不就范。我只好坐下来,任由他斟满一大碗糯米酒。被他感染,我也大口喝酒,配大块猪肉、大个油炸豆腐。不停地劝我吃菜,不断与我干杯,和向我斟酒,推杯换盏,酒过三巡,我已醉醺醺了。但年轻还能扛得住这酒力。这村庄是我一天投递工作的最后一个班次,醉了也不会耽误工作。有了深刻的生活体验,我早年写过一首诗《畲乡的酒》:走进畲乡,款待你的/是四季不缺酒坛倒出的真情/用钳子般双手,捆绑你到桌子跟前/大碗的酒、大块的肉、大个子的油炸豆腐/抿一口,小女人,一口气翻碗,男子汉/醉了酒,唱山歌,亲兄道弟不离口/醉了酒,飞来尘埃,不低头/醉了畲乡的酒,踏破篱笆,往前走

      四

      一般家庭会把酿糯米酒留下的渣物酒糟利用起来,总舍不得弃之,付工钱,请烧白酒的师傅带工具来家里烧。其他家庭也趁机会将酒糟土烧了。那时大面积种植水稻,很容易获得上好干净的秕谷。师傅将酒糟与秕谷搅拌在一起,放入酒甑里,用柴火燃烧加热,达到一定温度产生热气,而上面有冷水设备,经冷却产生蒸馏水,从口里流出来,这就是零添加的土烧白酒。一般只获十斤、二三十斤不等,量并不多。那时老家粮食缺乏,所以没人用粮食或购买粮食来土烧白酒。过年待客或自饮,以糯米酒为主。

      记得有一年杀猪,捉猪需要叫几个有力气的村人帮忙,才能把一头自家养的大猪给杀了。当地有风俗,杀猪了,要请帮忙捉猪的人、邻居、平时帮过我家的人,到家里来吃肉。母亲在八印大锅里烧了半锅红头肉(颈部肉),又烧了猪血滚豆腐,将其盛到罇或盆子里,端到桌上。又从板壁的钉子上取下酒漏、酒提,拿着空可乐大瓶到房间,提起坛口沙袋,将土烧白酒灌满瓶子,送到桌上。招呼入席,围坐桌前,他们品尝着猪肉佳肴,时而呷一口芳香四溢的土烧酒,吃的喝的津津有味。一边说:“婶,你猪肉烧的真入渗(入味),真好吃!你这土烧也很顺口很香嘞!”吃得非常满意……我想如果光有猪肉,没有农家土烧酒的提供,那这次宴请就会缺少气氛,就会觉得少了一点什么。

      老家是一个交通要道,有许多村庄人的来往要经过我村。过路人常常要到村代销店歇脚,买点吃的充饥。“老板,舀一碗黄酒,切半斤猪头肉。”老板提供后,顾客喝着酒,一双筷子夹住切片的新鲜原味的猪头肉,大块朵颐起来……“老板,舀一碗金刚刺白酒,称半斤油馓(麻花)。”接着,一顾客喝着香喷喷的酒,咯隆,咯隆,配吃着油馓……顿时,店堂里食物香、酒香四处弥漫。他们可能不知道,一个小馋猫正盯着他们的吃嘞。

      那时金刚刺白酒跟普通白酒的价格没有什么多大区别,并没有显得很珍贵。顾名思义,这是用金刚刺藤作材料酿造的白酒。老家村民们经常挑着簸萁,背着条锄,到山上挖金刚刺藤。老家山上的金刚刺很常见,当时我没想到这普通的刺——根部的藤,竟然能酿酒。村民们挥舞锄头,挖出一块块金刚刺藤,挖啊挖,挖出来的就是钱啊!然后,挑着一担担满簸萁的藤儿,摇着扁担回家。洗净,用刀劈成片,放簟皮上晾晒干燥。再用箩筐将其挑到镇酒厂卖钱。

      现在这种酒已不易买得到了,如正宗的,即使买到,也昂贵。现在已认识到它是养生药酒,喝它利于身体健康。金刚刺有除风湿,活血,解毒,镇惊息风,抗癌等功效。

      如今家乡已有不少人开始喜欢喝自己酿的土烧了,我想这跟人的体质变化有关。那时物质匮乏,再加上身体活动强度大,所以爱喝糯米酒以补充能量之,身体也能承受。糯米酒虽好,但上火湿热时不宜多喝,如今那些人爱喝土烧白酒也正是这个原因吧。居民们再不局限于只酿酒糟那点白酒,生活条件好了,可以阔绰地购买粮食来土烧白酒。基本上同烧酒糟白酒一样的蒸馏法原理,而区别的是粮食要浸泡加酒曲发酵过。

      新酒辛辣、呛人,不好喝,要陈放一定时间的白酒才好喝。通过贮藏,挥发了杂质,并经过化学反应,产生各种香气的脂类物质等,此过程是缓慢的,从而升华至芳香四溢、绵柔甘醇、回味悠长的土烧白酒。所以,一些家庭土烧了许多白酒,将一坛坛置于地下室陈酿数年。

      自古以来,寻常百姓自酿的糯米酒、土烧的白酒,伴随家乡人的日常生活,一路走来,生生不息!

      在二月,春寒料峭的早春,我温一壶老酒,为平凡而不平凡的人生,干杯!

      本文标题:温一壶老酒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67740.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