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人物
文章内容页

潘存(2)

  • 作者: 南山2020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5-05-07
  • 热度193
  •   光绪十六年(1890),在两广总督张之洞和雷琼兵备道、观察使朱采(亮生)两位风云人物的鼎力相助下,潘公筹得巨款创建“溪北书院”,购置图书,教化后代,实现了他毕业的夙愿,对文昌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溪北书院,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珠溪河之北,占地20多亩,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是清末著名书院之一。建成时,在海南规模仅次于府城的琼台书院,位居第二。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书院坐北朝南,由大门、讲堂、经正楼、斋舍、东西庑廊五部分组成,全部砖瓦结构。其间由东西庑廊相连,四周围墙环绕。门匾上为潘公得意门生、清末著名书法家杨守镜题“溪北书院”四个大字。大门两侧短联“维持风俗”和“教育人才”则由潘公亲自撰联和书写,对联言简意赅,阐述了书院的办学宗旨。  

      庭院前方,有一半月形水塘,古称“泮池”。水面波光粼粼,清水荷莲。水塘增加了书院的庄重感,并且或有“淘洗心中杂念”的暗示在其中,暗示学生,心静若水,潜心学问,出于污泥而不染。

      潘公“崇实学,黜浮伪”,他认为“读书求做人为要,我不欲与今人争文章,而欲与古人争德行。”为栽成后世,自拟并书写两幅长联悬挂于“讲堂”两旁。

      联云:

      学问无他 求益于身心家国天下
      载籍极博 折中于易书诗礼春秋

      书院至今仍珍藏着潘公的真迹。  

      据传,溪北书院前殿“讲堂”和正殿“经正楼”两个牌匾均为潘公所书。有趣的是,细观察“讲堂”的繁体“讲”字,直笔缺竖,杨守镜题的“溪北书院”繁体“书”字缺一横笔。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意义深远的两个残缺字,暗藏玄机,发人深省。后经有人研究认为:这是潘公及其学生在告诫后人,作为师长,毕生有讲不完的学;作为学生,毕生有读不完的书。学海无涯,要刻苦自励,孜孜不倦,由此可见,一代名家潘存的良苦用心。

      为了建造书院,潘公可谓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令人遗憾的是,光绪十九年(1893),在潘公的亲自督办下,经过将近三年紧张繁忙的采购、备料、施工,就在“溪北书院”即将举行落成典礼之际,潘公因长期奔波劳累,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于铺前港头村家中,享寿76岁。

      最近,笔者和几位朋友再次参观“溪北书院”和“潘存故居”。书院的“大门”、“讲堂”、“经正楼”三大主建筑保持十分完好,但东西两庑廊已严重损毁,“泮池”已干涸,不见碧水,只见芳草萋萋。近日听说政府文物保护部门准备拨款修缮,心中甚感欣慰,但愿一个崭新的“溪北书院”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如今,“潘存故居”是“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代宗师——潘存,作为教育家和书法家,将永远为海南人敬仰和怀念。

      本文标题:潘存(2)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7244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