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进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使我们党永不变质,永不变色。”习总书记的话语坚决严肃警示我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我们要压实不敢腐的底线,划明不能腐的红线,筑牢不想腐的高压线,三条线并举,惩治的震慑力,制度的约束力,教育的引导力,高度统一,聚线成网,多方发力,构建起管长远,治根本的正风反腐格局,为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题供坚强保障。
反腐败问题是众所注目的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所呈现的社会意志,社会心态,社会情绪,许多作家也将自己的文学眼光投向了这一题材领域,写出了许多揭露和鞭鞑腐败,歌颂反腐斗争的好作品,张平的【抉择】是其中之一。
1996年,作家张平参加了一部电视剧的改编工作,先后访问了几十家国有大中企业。在访问过程中,许多工人含着泪一遍一遍地问张平:“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写我们工人呢?为什么就只能把眼睛盯在那些厂长经理和大款的身上?我们工人不是国家的主人吗?”张平在工厂里了解到,我们工人对企业有深厚的爱,对改革有极大的决心。另一方面,他也看到,那些老板经理是如何的对企业前景漠不关心,对工人的死活麻木不仁,他感到气愤和痛苦,于是写出了长篇小说【抉择】。
长篇小说【抉择】是一部描写反腐败斗争的优秀作品,它展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败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塑造了李高成这样一位对党和国家利益忠心耿耿,为国家利益抛弃个人情义的反腐英雄形象,作品里洋溢着一种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激扬之情。
90年代中期,海州市市长李高成自愿请命调查中阳纺织厂破产问题后,就陷入了反腐败的复杂局面和尖锐矛盾之中。以前一把手提拔过他的公司总经理郭中姚和自己的妻子、反贪局长吴爱珍以及提拔过自己的省委常务副书记严阵将权钱交易发展到关系网,制造了贯穿厂级、市级甚至省级领导在内的集体腐败,从而搞垮了有过辉煌历史的中纺集团。在李高成面临两难境地的同时,腐败分子又为李高成的调查设置了重重障碍,同时设计让吴爱珍受贿30万,制作假录音栽赃李高成。是勇敢地站在国家利益一边,还是选择隐瞒事实,与腐败集团同流合污,这是摆在李高成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考验。
李高成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纺织学校毕业的中专生,在纺织行业度过了大半生。他凭着自己的实干精神,在中阳纺织厂创造过历史上的发展最快的时期,他凭着自己的魄力和胆识,度过了由中美关系紧张而造成的困难时期。他的清正廉明,得到职工的拥护和支持,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家和全国劳动模范。他得到上级党组织的信任,被提拔为市政府的副市长,并很快晋升为市政府的第一把手。在改革开放中,他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从无畏缩,勇往直前。然而,围绕中纺集团职工闹事中,揭发出公司领导层中的腐败问题,在他亲自处理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他经历了一个由犹豫到最后抉择的艰难而曲折的心灵历程。
作者以直面现实人生的胆识和勇气,对腐败分子进行了无情的鞭鞑,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批判,再现了主人公李成高崇高的灵魂搏斗与抉择,扣人心弦。